问:今提笔给你写信,想问你一件事。就是现实生活上有些年轻夫妇堕胎或人流的现象较为严重,甚至有些未成婚的少男少女,由于随便同居发生性关系,以至要采取人流。这事还关系我们对灵魂的看法,我想知道一个人的灵魂是在什么时候长成的。是不是在妈妈怀孕时就有了灵魂,或者在婴孩出生时才有灵魂。请你帮我解答,好吗?
浙江桐乡 孔月坤
答:人都是通过父母生到世界上来的,但父母不是孩子的创造者,孩子怎样长成这副模样,这种性格,连父母也不知道,不是父母能决定的。其实,每个孩子的诞生,都是一个了不起的神迹,从中可见上帝创造的奇妙,让我们为之感叹!但孩子又是借着父母生下来的,又带着父母的各种特征,这就是遗传。因此,人类同源,都是亚当夏娃的后代。但我们讲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应把神的创造和父母的生殖能力结合起来(人的这种能力也是出于深度精心设计,故不可滥用),这样我们就会以敬畏的心来看待人的生命。
医学和圣经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诞生于母腹之中,而不是在分娩时。当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子结合的刹那间,令人惊异的生命现象就开始了,尽管尚不是胎儿,但却已经具备了一个成人所应有的生命基因。无论一个人是否为基督徒,当他面对生命的奇妙时,都是严肃的。而当我们面对神之后,我们就更懂得神对一切生命的职权,人无权剥夺一个无辜者的生命。
今天,由于一些人的无知,对避孕采取轻率或无所谓的态度,致使意外怀孕,随意作人流,还有一些在婚前婚外同居中怀孕而堕胎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均是对人的生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应当为此悔改认罪。
基督徒赞成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这是利国利民事,但正是为了更好地支持这一政策,我们应当用严肃慎重的态度来对待堕胎或人流,积极主动地采取可靠避孕措施,防止随意堕胎的发生。
问:今提笔给你写信,想问你一件事。就是现实生活上有些年轻夫妇堕胎或人流的现象较为严重,甚至有些未成婚的少男少女,由于随便同居发生性关系,以至要采取人流。这事还关系我们对灵魂的看法,我想知道一个人的灵魂是在什么时候长成的。是不是在妈妈怀孕时就有了灵魂,或者在婴孩出生时才有灵魂。请你帮我解答,好吗?
浙江桐乡 孔月坤
答:人都是通过父母生到世界上来的,但父母不是孩子的创造者,孩子怎样长成这副模样,这种性格,连父母也不知道,不是父母能决定的。其实,每个孩子的诞生,都是一个了不起的神迹,从中可见上帝创造的奇妙,让我们为之感叹!但孩子又是借着父母生下来的,又带着父母的各种特征,这就是遗传。因此,人类同源,都是亚当夏娃的后代。但我们讲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应把神的创造和父母的生殖能力结合起来(人的这种能力也是出于深度精心设计,故不可滥用),这样我们就会以敬畏的心来看待人的生命。
医学和圣经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诞生于母腹之中,而不是在分娩时。当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子结合的刹那间,令人惊异的生命现象就开始了,尽管尚不是胎儿,但却已经具备了一个成人所应有的生命基因。无论一个人是否为基督徒,当他面对生命的奇妙时,都是严肃的。而当我们面对神之后,我们就更懂得神对一切生命的职权,人无权剥夺一个无辜者的生命。
今天,由于一些人的无知,对避孕采取轻率或无所谓的态度,致使意外怀孕,随意作人流,还有一些在婚前婚外同居中怀孕而堕胎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均是对人的生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应当为此悔改认罪。
基督徒赞成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这是利国利民事,但正是为了更好地支持这一政策,我们应当用严肃慎重的态度来对待堕胎或人流,积极主动地采取可靠避孕措施,防止随意堕胎的发生。
问:我们教会有一位老执事,一生多做主工,深得弟兄姊妹的爱戴,可惜他的后代无人信主。他老人家辞世时,儿子、儿媳没有教会主持丧事,反而用旧的世俗仪式,烧纸、祭拜等迷信做法,请问这样他老人家是否会得救,是否被主接去安息教会遇类似的事如何解决请指教。
广东竭阳 一生
答:一个人的得救不是在他死后由其他人帮助获得的。圣经清楚教导,人得救是因相信耶稣、悔罪重生而来的。这个问题是由本人生前自己选择并解决的,是自己与主耶稣之间的生命关系,得救使人成为天父的儿女(约1∶12),因此离世对信徒而言是回天家。
信徒去世时本人和家属洋溢的平安、信靠,常令教外人羡慕不已。基督教对丧礼的看法与其他宗教不同,丧礼是活人对死者表达怀念追思之礼,并藉此激励生者,丧礼不是对“亡魂的超度”。基督教强调人的生前,强调“临终关怀”。安慰帮助即将离世的人,使其能够罪蒙赦免、心灵平安,坦然见主,这比在死后任何礼仪更为重要!尽管人死后丧事已成为“身外之事”,但既为基督徒,丧事的形式就应符合自己这一身份,这对本人是一种尊重,对教会信徒肢体,也是表达情谊的机会,对家人当然也是一个见证。
教会对离世信徒的关心,不要出于礼仪的应付,而应在本人尚在世时就开始关心,如果该信徒家至今尚未有人信主,离世前,可以趁教会弟兄姊妹在场时,向家人有清楚的遗嘱交待,稳妥起见甚至还可写成文字,立为遗嘱。一般而言,家人出于对去世亲人的敬重,都会照办的。一旦离世,教会还当派人及时登门,一则慰问,二则通过协商落实身后之事。
圣经记载许多圣徒(如亚伯拉罕等列祖)离世前为后代留下祝福、祷告和交待,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诗篇》71篇是老年人的祷告,其中说:“神啊,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你不要离弃我,等我将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将你的能力指示后世的人。”
基督徒有美好盼望,并不忌讳离世。离世好比作长途旅行,总要事先有所准备。老年人到一定年龄,应趁自己尚健在,头脑清醒之时,一方面要在神面前清洁自己,该认的罪要认清,该饶恕的要饶恕,存无亏的良心。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后事向家人作适当交待。免得一旦离去,家人一筹莫展,不知所措,甚至做出不荣耀神的事来。
数算主恩,预备见神,传承信心,指示身后,这是信徒离世前应尽的责任。
问:我们教会有一位老执事,一生多做主工,深得弟兄姊妹的爱戴,可惜他的后代无人信主。他老人家辞世时,儿子、儿媳没有教会主持丧事,反而用旧的世俗仪式,烧纸、祭拜等迷信做法,请问这样他老人家是否会得救,是否被主接去安息教会遇类似的事如何解决请指教。
广东竭阳 一生
答:一个人的得救不是在他死后由其他人帮助获得的。圣经清楚教导,人得救是因相信耶稣、悔罪重生而来的。这个问题是由本人生前自己选择并解决的,是自己与主耶稣之间的生命关系,得救使人成为天父的儿女(约1∶12),因此离世对信徒而言是回天家。
信徒去世时本人和家属洋溢的平安、信靠,常令教外人羡慕不已。基督教对丧礼的看法与其他宗教不同,丧礼是活人对死者表达怀念追思之礼,并藉此激励生者,丧礼不是对“亡魂的超度”。基督教强调人的生前,强调“临终关怀”。安慰帮助即将离世的人,使其能够罪蒙赦免、心灵平安,坦然见主,这比在死后任何礼仪更为重要!尽管人死后丧事已成为“身外之事”,但既为基督徒,丧事的形式就应符合自己这一身份,这对本人是一种尊重,对教会信徒肢体,也是表达情谊的机会,对家人当然也是一个见证。
教会对离世信徒的关心,不要出于礼仪的应付,而应在本人尚在世时就开始关心,如果该信徒家至今尚未有人信主,离世前,可以趁教会弟兄姊妹在场时,向家人有清楚的遗嘱交待,稳妥起见甚至还可写成文字,立为遗嘱。一般而言,家人出于对去世亲人的敬重,都会照办的。一旦离世,教会还当派人及时登门,一则慰问,二则通过协商落实身后之事。
圣经记载许多圣徒(如亚伯拉罕等列祖)离世前为后代留下祝福、祷告和交待,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诗篇》71篇是老年人的祷告,其中说:“神啊,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你不要离弃我,等我将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将你的能力指示后世的人。”
基督徒有美好盼望,并不忌讳离世。离世好比作长途旅行,总要事先有所准备。老年人到一定年龄,应趁自己尚健在,头脑清醒之时,一方面要在神面前清洁自己,该认的罪要认清,该饶恕的要饶恕,存无亏的良心。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后事向家人作适当交待。免得一旦离去,家人一筹莫展,不知所措,甚至做出不荣耀神的事来。
数算主恩,预备见神,传承信心,指示身后,这是信徒离世前应尽的责任。
有人烧纸对已去世信徒,有没有不利影响?
2011-02-24
问:有一个基督徒,前年在主里安息了。由于他的子女还未相信接受主,所以每逢过节,他的子女们仍然按照民间的传统风俗祭祝大人,即烧纸、香,在坟前摆上祭品等,说是给大人吃,以示孝敬父母。请问他们如此做,对于一个在主里安息的人有没有影响和不利,望予以明确的解答。致谢!
浙江松阳 叶梅
答:向死去的人烧纸、供祭物,都是民间一些迷信的做法。基督徒离世后,身体虽如常人腐化成土,但灵魂却早已被接回天家,地上的人供上再多的山珍海味,既享受不了一丁点,当然也不可能损害着什么。我们觉得这样做没有必要,完全是浪费。
我们完全不必为已去世的信徒担心,倒是要为活着的后代操心,为他们祷告,爱他们,把他们带到主耶稣的面前来,让他们知道他们已得拯救的亲人在天上仍活着,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同时领悟烧纸钱等迷信做法的荒谬。我相信这些做子女对长辈是尊敬的,只是按传统的民俗“孝敬”父母。这可以成为我们传福音的切入点。教会在搞活动时可以请他们来,长辈在世时未能领子女信主,现在不在了,现在可能通过思考人生,比从前更能接受主。
有人烧纸对已去世信徒,有没有不利影响?
2011-02-24
问:有一个基督徒,前年在主里安息了。由于他的子女还未相信接受主,所以每逢过节,他的子女们仍然按照民间的传统风俗祭祝大人,即烧纸、香,在坟前摆上祭品等,说是给大人吃,以示孝敬父母。请问他们如此做,对于一个在主里安息的人有没有影响和不利,望予以明确的解答。致谢!
浙江松阳 叶梅
答:向死去的人烧纸、供祭物,都是民间一些迷信的做法。基督徒离世后,身体虽如常人腐化成土,但灵魂却早已被接回天家,地上的人供上再多的山珍海味,既享受不了一丁点,当然也不可能损害着什么。我们觉得这样做没有必要,完全是浪费。
我们完全不必为已去世的信徒担心,倒是要为活着的后代操心,为他们祷告,爱他们,把他们带到主耶稣的面前来,让他们知道他们已得拯救的亲人在天上仍活着,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同时领悟烧纸钱等迷信做法的荒谬。我相信这些做子女对长辈是尊敬的,只是按传统的民俗“孝敬”父母。这可以成为我们传福音的切入点。教会在搞活动时可以请他们来,长辈在世时未能领子女信主,现在不在了,现在可能通过思考人生,比从前更能接受主。
问: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国正在实行的殡葬改革(火葬),对我们基督徒的信仰有没有阻碍?信徒的复活是我们的基本信仰,圣经上多次提到神保全我们的骨头,让我们将来能复活,如以西结书37章记载枯干的骨头复活。诗篇34篇说:“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然而,火葬之后,将来神把我们的灵魂归于何处呢?圣经上没有说过骸骨焚化了能复活。政府对有些人的信仰给予尊重,可不火葬,我们是否也要争取一下,请回答。
安徽阜阳 程付山
答:死亡是指一个人的灵魂与身体的分离,身体是灵魂在今世的短暂居所,它会朽坏。人死后,身体就会自行腐化、朽烂,骨骼虽然比起其它部分要烂得慢些,但在自然条件下,最终也会分解成一般的物质。所以圣经说,人的身体当初是用尘土造成,死后将又成为尘土,而身体的火化只不过是加快了这一成为尘土(灰)的过程。由于地球人口剧增,今天用火化来处理遗体已日渐普遍,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护以及大量资源的节省。中国人口众多,传统的丧葬方式要耗费大量土地木材,所以国家在许多地方已经实行火葬。
是的,复活是每一个信徒的盼望。复活是救赎的一部分,是藉上帝的大能。圣经有关复活的教训比较集中在林前15章。我们可以好好研读。
复活后的身体,有这样几个特点:(1)是“上帝随自己的意思”所赐给的一个身体,(2)与今生属土的、会朽坏的身体相比,那个身体是“灵性的”、“荣耀的”身体,(3)是有着“属天(基督)形状”的身体。因此,我们何必再去过多留恋、关切今天这个“必朽的”身体在死后的去向呢,基督徒面对肉身的死是一种真正的洒脱,因为盼望是无与伦比的,也正因如此信心,使徒保罗能夸口说:“我是天天冒死”,“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林前15∶31-32)。让犯人与野兽搏斗,是当初罗马帝国用在基督徒身上的一种残忍的死刑,这种死法连身体也让野兽吃了,不要说有骨灰了。
信徒的复活不同于约翰福音12章所记拉撒路的复活,拉撒路是被主耶稣“喊”出已埋4天的坟墓后,身体仍是原来的模样,并且仍会老死。另外,信徒的复活也不同于以西结书37章所记枯骨的复活,先知以西结见到的异象,是预言以色列全家在末后日子要经历的复兴。我们不要把信徒在主再来时身体的复活与上述复活记载相混淆。至于诗篇34篇中的有关经文,当然可以理解为复活的应许,指复活时的荣美身体,但不能狭义地去理解。
问: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国正在实行的殡葬改革(火葬),对我们基督徒的信仰有没有阻碍?信徒的复活是我们的基本信仰,圣经上多次提到神保全我们的骨头,让我们将来能复活,如以西结书37章记载枯干的骨头复活。诗篇34篇说:“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然而,火葬之后,将来神把我们的灵魂归于何处呢?圣经上没有说过骸骨焚化了能复活。政府对有些人的信仰给予尊重,可不火葬,我们是否也要争取一下,请回答。
安徽阜阳 程付山
答:死亡是指一个人的灵魂与身体的分离,身体是灵魂在今世的短暂居所,它会朽坏。人死后,身体就会自行腐化、朽烂,骨骼虽然比起其它部分要烂得慢些,但在自然条件下,最终也会分解成一般的物质。所以圣经说,人的身体当初是用尘土造成,死后将又成为尘土,而身体的火化只不过是加快了这一成为尘土(灰)的过程。由于地球人口剧增,今天用火化来处理遗体已日渐普遍,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护以及大量资源的节省。中国人口众多,传统的丧葬方式要耗费大量土地木材,所以国家在许多地方已经实行火葬。
是的,复活是每一个信徒的盼望。复活是救赎的一部分,是藉上帝的大能。圣经有关复活的教训比较集中在林前15章。我们可以好好研读。
复活后的身体,有这样几个特点:(1)是“上帝随自己的意思”所赐给的一个身体,(2)与今生属土的、会朽坏的身体相比,那个身体是“灵性的”、“荣耀的”身体,(3)是有着“属天(基督)形状”的身体。因此,我们何必再去过多留恋、关切今天这个“必朽的”身体在死后的去向呢,基督徒面对肉身的死是一种真正的洒脱,因为盼望是无与伦比的,也正因如此信心,使徒保罗能夸口说:“我是天天冒死”,“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林前15∶31-32)。让犯人与野兽搏斗,是当初罗马帝国用在基督徒身上的一种残忍的死刑,这种死法连身体也让野兽吃了,不要说有骨灰了。
信徒的复活不同于约翰福音12章所记拉撒路的复活,拉撒路是被主耶稣“喊”出已埋4天的坟墓后,身体仍是原来的模样,并且仍会老死。另外,信徒的复活也不同于以西结书37章所记枯骨的复活,先知以西结见到的异象,是预言以色列全家在末后日子要经历的复兴。我们不要把信徒在主再来时身体的复活与上述复活记载相混淆。至于诗篇34篇中的有关经文,当然可以理解为复活的应许,指复活时的荣美身体,但不能狭义地去理解。
问:我县有的信徒家祈祷室的墙壁上挂满了红的锦旗,上面写着“名为圣,我们天上的父”、“主耶稣医治百病”等等字样。他们说这是荣耀上帝的一种最好方式。请问,他们这样符合上帝的真道吗?
湖北通城 徐放
答:送给上帝的锦旗,不伦不类,我还没有听说过。不过这问题涉及一个大题目,就是神要我们如何荣耀他。
基督徒得着主的恩典要感恩。我们所得到的最大恩典是什么呢?是他所赐的得救的新生命,难道每个得救的人都要送一面锦旗给上帝?得救后,主的恩典是不断的,主也不要你每次都送锦旗。主向我们所要的感恩是我们为他而活,荣神益人。圣经说:“他(主耶稣)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5)为主而活,活出属灵生命的样式,多结果子(约15∶8)。这才是最能荣耀天父的(太5∶16)。
问:我县有的信徒家祈祷室的墙壁上挂满了红的锦旗,上面写着“名为圣,我们天上的父”、“主耶稣医治百病”等等字样。他们说这是荣耀上帝的一种最好方式。请问,他们这样符合上帝的真道吗?
湖北通城 徐放
答:送给上帝的锦旗,不伦不类,我还没有听说过。不过这问题涉及一个大题目,就是神要我们如何荣耀他。
基督徒得着主的恩典要感恩。我们所得到的最大恩典是什么呢?是他所赐的得救的新生命,难道每个得救的人都要送一面锦旗给上帝?得救后,主的恩典是不断的,主也不要你每次都送锦旗。主向我们所要的感恩是我们为他而活,荣神益人。圣经说:“他(主耶稣)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5)为主而活,活出属灵生命的样式,多结果子(约15∶8)。这才是最能荣耀天父的(太5∶16)。
问:我是跟随我母亲信主的。母亲带领我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让我蒙受了许多神的恩典。她是一位十分敬虔的基督徒,生活中什么都是以主的名义办事,可以说主耶稣已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有一件事我十分不解,就是每当我堂姐们在家里玩牌时,母亲都会极力反对,她甚至还会把牌撕掉。其实,我们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并不是想象中的赌博。可母亲说,信主的不能玩牌。我不理解。
福建长乐 朱美惠
答:娱乐是每个人所需要的,娱乐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可以起到休息、调整的作用,尤其在生活节奏极为紧张,人人都面对工作忙碌、压力增加的今天,更需要有一定的娱乐来放松一下。但放松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形式,因并不是每一种娱乐都适合基督徒的。我认为,尽管打牌不一定都是赌博,但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打牌,几回下来,打牌的人会觉得单调无味,于是就会去寻找一点小小的刺激,从打手心到刮鼻子,再到来点小数目的钱币等。麻将更有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赌博项目都是与牌或麻将有联系。赌博不一定要到流连忘返、倾家荡产才算,来一点小意思,都是挑逗人心中贪心的欲念,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玷污。虽然你可能会说,我会控制自己,决不去赌博,但是许多现在在赌博上难以自拔的人,当初都是这样对自己说的,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另外,就算不赌博,打牌时常见的那种争争吵吵、群情激愤的样子,一方面影响了别人,另一方面对基督徒敬虔的修养也不适宜。
娱乐的方式非常多,有许多都适合基督徒去做,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盯住打牌这一项呢?娱乐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从青年人的角度,一般来说是好动、活跃、精力充沛,而现在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也好,或者还在学习阶段也好,普遍的情况都是缺少运动,常常是久坐不动、用脑过度,因此,我觉得娱乐应该多采用一些发挥体能的、与竞技相结合的运动,从青年人角度,如打球、游泳、登山、跑步等。亲友相聚,也可以来一些带有欢乐色彩的娱乐,如唱唱歌,现在已有一些赞美诗歌的卡拉OK碟片,非常适合家庭中信徒亲友一起欢乐。
你有一位很令人羡慕的母亲,你自己也认识到了,而且从心里尊敬她,现在对于你母亲这一点的要求,应当听从她,不要让她生气,这也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示。
问:我是跟随我母亲信主的。母亲带领我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让我蒙受了许多神的恩典。她是一位十分敬虔的基督徒,生活中什么都是以主的名义办事,可以说主耶稣已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有一件事我十分不解,就是每当我堂姐们在家里玩牌时,母亲都会极力反对,她甚至还会把牌撕掉。其实,我们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并不是想象中的赌博。可母亲说,信主的不能玩牌。我不理解。
福建长乐 朱美惠
答:娱乐是每个人所需要的,娱乐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可以起到休息、调整的作用,尤其在生活节奏极为紧张,人人都面对工作忙碌、压力增加的今天,更需要有一定的娱乐来放松一下。但放松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形式,因并不是每一种娱乐都适合基督徒的。我认为,尽管打牌不一定都是赌博,但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打牌,几回下来,打牌的人会觉得单调无味,于是就会去寻找一点小小的刺激,从打手心到刮鼻子,再到来点小数目的钱币等。麻将更有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赌博项目都是与牌或麻将有联系。赌博不一定要到流连忘返、倾家荡产才算,来一点小意思,都是挑逗人心中贪心的欲念,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玷污。虽然你可能会说,我会控制自己,决不去赌博,但是许多现在在赌博上难以自拔的人,当初都是这样对自己说的,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另外,就算不赌博,打牌时常见的那种争争吵吵、群情激愤的样子,一方面影响了别人,另一方面对基督徒敬虔的修养也不适宜。
娱乐的方式非常多,有许多都适合基督徒去做,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盯住打牌这一项呢?娱乐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从青年人的角度,一般来说是好动、活跃、精力充沛,而现在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也好,或者还在学习阶段也好,普遍的情况都是缺少运动,常常是久坐不动、用脑过度,因此,我觉得娱乐应该多采用一些发挥体能的、与竞技相结合的运动,从青年人角度,如打球、游泳、登山、跑步等。亲友相聚,也可以来一些带有欢乐色彩的娱乐,如唱唱歌,现在已有一些赞美诗歌的卡拉OK碟片,非常适合家庭中信徒亲友一起欢乐。
你有一位很令人羡慕的母亲,你自己也认识到了,而且从心里尊敬她,现在对于你母亲这一点的要求,应当听从她,不要让她生气,这也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示。
问:现来信向你问一个问题,我们这里有信主的姊妹结婚怀孕,一些姊妹就说:求主叫你生个男孩,一些做婆婆的信徒经常为自己求孙子,如果生了男孩,就在家开感恩会,生女孩子就不开,请问这种做法对不对?
山西侯马 王金叶
答:这样的做法不对,基督徒不应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生男生女是神主权的事,由不得我们。神奇妙地使地球上男女比例平衡,神赐我们什么,我们都当一样感恩。据最近全国人口普查,男女比例失调已达117∶100。如果大家都想按自己的观念要男孩,不要女孩,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男孩长大了,岂不要成光棍吗?我们的祷告如一味按自己意思求,而不顾神的旨意,那就是妄求,是自私的祷告。
信徒应从与圣经相抵触的传统观念中脱离出来。基督徒的新生命必然导致人生价值观的改变,不能再有男尊女卑思想。
问:现来信向你问一个问题,我们这里有信主的姊妹结婚怀孕,一些姊妹就说:求主叫你生个男孩,一些做婆婆的信徒经常为自己求孙子,如果生了男孩,就在家开感恩会,生女孩子就不开,请问这种做法对不对?
山西侯马 王金叶
答:这样的做法不对,基督徒不应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生男生女是神主权的事,由不得我们。神奇妙地使地球上男女比例平衡,神赐我们什么,我们都当一样感恩。据最近全国人口普查,男女比例失调已达117∶100。如果大家都想按自己的观念要男孩,不要女孩,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男孩长大了,岂不要成光棍吗?我们的祷告如一味按自己意思求,而不顾神的旨意,那就是妄求,是自私的祷告。
信徒应从与圣经相抵触的传统观念中脱离出来。基督徒的新生命必然导致人生价值观的改变,不能再有男尊女卑思想。
问:我是教会的诗班负责人,今年圣诞节很快将临到,前些时我们教会召开关于迎接圣诞的筹备会。会上决定到时举行节目演出,叫我负责。可我没有什么经验,又缺少资料,特来信问编辑部同工,是否能给我们提供圣诞表演的资料和方法,使我们在神的带领下把圣诞节过得更好、更快乐。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
贵州镇宁 杨淞槽
答:供圣诞节庆祝时用的现成文字材料现在还不多,但已有些专门文章发表,如短剧、朗诵、诗歌、快板、圣经知识竞答等等,再去翻翻这些内容也许可以作为你们庆祝时参考。不过由自己编写出来的节目可能更加适合你们,这样的演出也会更有味。
圣经中可供我们编写成节目的内容十分丰富。圣诞节演出最多的当然是有关救主诞生的故事,通过庆祝表演,让人们重新思想里面的意义,藉此,传扬这“大喜的信息”。通常可编成如天使报信、马利亚的顺服、伯利恒之夜、牧人及博士朝拜等等节目。除了主诞生的题材之外,也可编写其他圣经内容作为节目题材。圣经中从旧约到新约都有很多富有教益的故事。把这些故事编写成短剧演出,就可以使许多人明白里面的教训,会比读的时候更感动人。旧约中如挪亚、参孙、约伯、路得等,新约如好撒玛利亚人、浪子回头等。但圣剧演出毕竟要求要高一些,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会,如果条件上不允许,就不要勉强。
圣诞庆祝礼拜往往参加的人多(包括许多尚不信主的朋友),影响面广,的确应当予以认真对待,对节目安排、讲道内容及其他工作(包括布置、后勤等),均应有精心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应发动教会中有某方面才干的兄弟姊妹积极参与,用祷告心来对待。
问:我是教会的诗班负责人,今年圣诞节很快将临到,前些时我们教会召开关于迎接圣诞的筹备会。会上决定到时举行节目演出,叫我负责。可我没有什么经验,又缺少资料,特来信问编辑部同工,是否能给我们提供圣诞表演的资料和方法,使我们在神的带领下把圣诞节过得更好、更快乐。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
贵州镇宁 杨淞槽
答:供圣诞节庆祝时用的现成文字材料现在还不多,但已有些专门文章发表,如短剧、朗诵、诗歌、快板、圣经知识竞答等等,再去翻翻这些内容也许可以作为你们庆祝时参考。不过由自己编写出来的节目可能更加适合你们,这样的演出也会更有味。
圣经中可供我们编写成节目的内容十分丰富。圣诞节演出最多的当然是有关救主诞生的故事,通过庆祝表演,让人们重新思想里面的意义,藉此,传扬这“大喜的信息”。通常可编成如天使报信、马利亚的顺服、伯利恒之夜、牧人及博士朝拜等等节目。除了主诞生的题材之外,也可编写其他圣经内容作为节目题材。圣经中从旧约到新约都有很多富有教益的故事。把这些故事编写成短剧演出,就可以使许多人明白里面的教训,会比读的时候更感动人。旧约中如挪亚、参孙、约伯、路得等,新约如好撒玛利亚人、浪子回头等。但圣剧演出毕竟要求要高一些,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会,如果条件上不允许,就不要勉强。
圣诞庆祝礼拜往往参加的人多(包括许多尚不信主的朋友),影响面广,的确应当予以认真对待,对节目安排、讲道内容及其他工作(包括布置、后勤等),均应有精心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应发动教会中有某方面才干的兄弟姊妹积极参与,用祷告心来对待。
问:有人认为,因“圣诞节”这个节日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出于人意,不能得神的喜悦。圣经只要我们纪念主耶稣的死,而没有提到纪念他的降生。这个问题我不知该怎样理解,请给予解释为盼。
福建 刘安
答:圣经的确没有详细记载主耶稣降生的具体日子,也未记初期教会庆祝圣诞,圣诞节是在以后教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今天,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圣诞节已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并且越来越走向商业化和娱乐化。但尽管如此,教会每年用一个时间来庆祝主的降生,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一个众信徒敬拜赞美救主的时候,也是藉此向人们宣讲耶稣的好时机。从圣诞节,我们也看到耶稣的奇妙,这位曾为人子,一个从犹太的加利利出来的木匠,他的生日竟成为普世庆祝的节日!想到有那么多人在庆祝、纪念他的降生,我们的心一定不会平静。只要我们的纪念是出于心灵诚实,当然能为父神所悦纳。
有些弟兄姊妹不主张过圣诞节,这也没什么不好。但过不过看自己的领受,要能够理解对方、尊重对方,不互相攻击。耶稣降生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也应成为我们的主观经历,即把耶稣接到我们心中,降生在我们心中!使我们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有一个更丰盛的人生。而这种经验并不只有在圣诞节才能得到,乃是我们可以天天在内心庆祝的。对主张庆祝圣诞的弟兄姊妹来说,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提醒。主耶稣自己曾多次强调他十架上死的重要性,并要人纪念。但没有生怎么有死?先知道他的生,再引人明白他死的意义,岂不是也好。
问:有人认为,因“圣诞节”这个节日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出于人意,不能得神的喜悦。圣经只要我们纪念主耶稣的死,而没有提到纪念他的降生。这个问题我不知该怎样理解,请给予解释为盼。
福建 刘安
答:圣经的确没有详细记载主耶稣降生的具体日子,也未记初期教会庆祝圣诞,圣诞节是在以后教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今天,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圣诞节已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并且越来越走向商业化和娱乐化。但尽管如此,教会每年用一个时间来庆祝主的降生,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一个众信徒敬拜赞美救主的时候,也是藉此向人们宣讲耶稣的好时机。从圣诞节,我们也看到耶稣的奇妙,这位曾为人子,一个从犹太的加利利出来的木匠,他的生日竟成为普世庆祝的节日!想到有那么多人在庆祝、纪念他的降生,我们的心一定不会平静。只要我们的纪念是出于心灵诚实,当然能为父神所悦纳。
有些弟兄姊妹不主张过圣诞节,这也没什么不好。但过不过看自己的领受,要能够理解对方、尊重对方,不互相攻击。耶稣降生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也应成为我们的主观经历,即把耶稣接到我们心中,降生在我们心中!使我们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有一个更丰盛的人生。而这种经验并不只有在圣诞节才能得到,乃是我们可以天天在内心庆祝的。对主张庆祝圣诞的弟兄姊妹来说,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提醒。主耶稣自己曾多次强调他十架上死的重要性,并要人纪念。但没有生怎么有死?先知道他的生,再引人明白他死的意义,岂不是也好。
问:我信主只几年,好些事还不懂,现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请问圣诞老人到底是谁?有些教会每逢过圣诞节举行庆祝表演时,有弟兄扮演圣诞老人。许多地方还贴圣诞老人的画像,还贴在十字架两旁,我看见还有人对着这像跪地祷告。我心中不解,圣诞老人是不是指耶稣,因为圣诞是耶稣的诞生。请解答。
湖南湘潭汤孝其
答:圣诞老人不是耶稣。在庆祝圣诞时,有时会有人扮演圣诞老人,这是西方的历史传统。据传说,圣诞老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尼古拉,生于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的帕达拉港,后为每拉城的主教,生前常做善事,尤其关心穷困孩子,后逐渐演变成圣诞老人的故事。在圣诞节时关怀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所谓他在圣诞节晚上从烟囱进入屋内,向孩子送礼物,只是父母哄骗孩子的一个说法(我看到一个研究,指出其中还可能有异教巫术的色彩),故不值得宣扬。
这问题也涉及我们如何看待西方传统。传统可供借鉴,但不一定要照搬,中国信徒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形式来表达欢庆。在有些庆圣诞活动中(但不是崇拜聚会),有“圣诞老人”出场,增加欢乐气氛,未尝不可。但庆圣诞,并非一定要有圣诞老人。两件事并无必然关联,尤其对广大农村教会,信徒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形而言,就不一定非要扮演圣诞老人,更不必到处张贴圣诞老人画像。不明真相的人把他误解为耶稣是一名胡子白花花的老人是很有可能的事,如果万一被误会成中国民间的老寿星,那就更荒唐可笑了。这封来信所说的情况,说明这种担忧不无理由,这对我们是一个提醒。
圣诞节是庆祝耶稣降生,因此理应突出主耶稣,讲神救赎世人的福音(好消息),而不要主次不分。如真要从圣诞老人有所启发,那就应藉此时节多去关心穷困中的人们及孩童,给他们送去神的爱。
问:我信主只几年,好些事还不懂,现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请问圣诞老人到底是谁?有些教会每逢过圣诞节举行庆祝表演时,有弟兄扮演圣诞老人。许多地方还贴圣诞老人的画像,还贴在十字架两旁,我看见还有人对着这像跪地祷告。我心中不解,圣诞老人是不是指耶稣,因为圣诞是耶稣的诞生。请解答。
湖南湘潭汤孝其
答:圣诞老人不是耶稣。在庆祝圣诞时,有时会有人扮演圣诞老人,这是西方的历史传统。据传说,圣诞老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尼古拉,生于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的帕达拉港,后为每拉城的主教,生前常做善事,尤其关心穷困孩子,后逐渐演变成圣诞老人的故事。在圣诞节时关怀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所谓他在圣诞节晚上从烟囱进入屋内,向孩子送礼物,只是父母哄骗孩子的一个说法(我看到一个研究,指出其中还可能有异教巫术的色彩),故不值得宣扬。
这问题也涉及我们如何看待西方传统。传统可供借鉴,但不一定要照搬,中国信徒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形式来表达欢庆。在有些庆圣诞活动中(但不是崇拜聚会),有“圣诞老人”出场,增加欢乐气氛,未尝不可。但庆圣诞,并非一定要有圣诞老人。两件事并无必然关联,尤其对广大农村教会,信徒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形而言,就不一定非要扮演圣诞老人,更不必到处张贴圣诞老人画像。不明真相的人把他误解为耶稣是一名胡子白花花的老人是很有可能的事,如果万一被误会成中国民间的老寿星,那就更荒唐可笑了。这封来信所说的情况,说明这种担忧不无理由,这对我们是一个提醒。
圣诞节是庆祝耶稣降生,因此理应突出主耶稣,讲神救赎世人的福音(好消息),而不要主次不分。如真要从圣诞老人有所启发,那就应藉此时节多去关心穷困中的人们及孩童,给他们送去神的爱。
信徒在丧事中能否披麻戴孝、跪拜磕头?
2010-11-25
问:我们这里风俗中有为死者披麻戴孝的做法,即用一块白布缠裹在头上或身上,以志哀思。请问教会在为离世的信徒主持丧礼时,死者的亲友要求这么做,是否可以?另外,在丧礼上,有时死者的亲友一见到存放死者的棺木,就要下跪磕头,教会同工如劝阻,他们会觉得不近人情。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湖南常德 胡祥刚
答:中国民间的丧礼习俗是按照一套鬼魂和转世投胎思想发展而来的,在我国的汉族地区,丧礼的民俗基本做法大同小异。同时这些做法还体现了儒家所主张的孝祖、祭祖的观念,还带有浓厚的亡灵崇拜色彩,其中弥漫着一种阴森恐怖、叫人毛骨悚然的气氛。因此,作为基督徒,如果还是以这套做法来办丧事,或者自己去加入这种仪式,都是非常不合适的。
上述这些做法在过去好些年中,曾经按照“移风易俗”的要求有所抛弃,尽管现在又有抬头的趋势,但是基督徒不管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还是从社会移风易俗的角度,都应拒绝这种做法,通过向人见证基督,与人同得福音的好处。信主的人当然绝对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所以更当长辈还活着时,孝敬他,关心他,尽上自己的责任。
对死者的遗体或者照片跪拜行礼,事实上做给活人看的成分多于实质。圣经中的十诫规定,神的百姓不能跪拜除了真神之外的任何事物,尽管一个人可能对死者感情深厚,但对于一个即将腐败的躯壳,我们要冷静,让主耶稣去安慰人的心。
信徒在丧事中能否披麻戴孝、跪拜磕头?
2010-11-25
问:我们这里风俗中有为死者披麻戴孝的做法,即用一块白布缠裹在头上或身上,以志哀思。请问教会在为离世的信徒主持丧礼时,死者的亲友要求这么做,是否可以?另外,在丧礼上,有时死者的亲友一见到存放死者的棺木,就要下跪磕头,教会同工如劝阻,他们会觉得不近人情。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湖南常德 胡祥刚
答:中国民间的丧礼习俗是按照一套鬼魂和转世投胎思想发展而来的,在我国的汉族地区,丧礼的民俗基本做法大同小异。同时这些做法还体现了儒家所主张的孝祖、祭祖的观念,还带有浓厚的亡灵崇拜色彩,其中弥漫着一种阴森恐怖、叫人毛骨悚然的气氛。因此,作为基督徒,如果还是以这套做法来办丧事,或者自己去加入这种仪式,都是非常不合适的。
上述这些做法在过去好些年中,曾经按照“移风易俗”的要求有所抛弃,尽管现在又有抬头的趋势,但是基督徒不管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还是从社会移风易俗的角度,都应拒绝这种做法,通过向人见证基督,与人同得福音的好处。信主的人当然绝对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所以更当长辈还活着时,孝敬他,关心他,尽上自己的责任。
对死者的遗体或者照片跪拜行礼,事实上做给活人看的成分多于实质。圣经中的十诫规定,神的百姓不能跪拜除了真神之外的任何事物,尽管一个人可能对死者感情深厚,但对于一个即将腐败的躯壳,我们要冷静,让主耶稣去安慰人的心。
问:现在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参与股票买卖,这是一种社会的集资方式,当然对于买卖人来说,存在着风险,因此有着投机的色彩。对此,教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基督徒不应当去买股票,认为这是一种赌博,对基督徒的身心不利,所以不可以参与;还有的认为有的股票种类可以买,有的不可以;还有的说随圣灵的带领,因人而异。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看,请讲讲其中的道理。
上海一弟兄
答:圣经中没有提到股票,股票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事物,但它涉及基督徒对钱财的态度。圣经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这节经文常常被引为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原则之一,这里告诉我们,基督徒在行事时,应当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事是否对人有益处,能造就人;其次是问,我会不会受它的辖制,成为它的奴隶。这也可以用在买股票这件事上。
我个人认为,说基督徒绝对不能买股票,恐怕也不能。如有人有一部分闲散的资金,一时不用,本人又有投资股票的能力,对股市也有些了解,就好比存银行似的投资买了股票,我想这也未尝不可。又如社会上一些公司、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职工可以优先入股,购买并持有本单位的股票,成为债权人,这种情况是参与单位的投资,我想也是可以的。
但股票这种东西,要说它不会辖制人,也不符合事实。股票充分地运用和掌握了人渴望赚钱的本性,而它又是捉摸不定的,因此,它对那些投身其中的人,似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摆布着人。股市行情常常是瞬息万变的,买股票的人,就必须集中所有注意力,时时收集捕捉一切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稍有失误,就会被“套牢”,有时竟然使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打了水漂”。我想心理素质最好的人,面对股市的波澜,也不会真正做到心情泰然、处变不惊。当股票涨落之际,买股者的心思是被无形的绳索牢牢牵住的,以至于常被搞得心力交瘁,失眠是常有的事。我们又屡屡可以听见因股票破产、又心理崩溃,导致跳楼上吊的例子。而一旦时来运转,发了财,就更使人跃跃欲试,刺激人做进一步的冒险。在这方面确实与赌博有相似之处。据我了解,国外许多教会也并不鼓励信徒买股票。
做股票生意不是人人都适宜的,我留心到一些股票证券类的报纸上,也常常用醒目的文字提醒人们股市的风险,要他们自己再三权衡定夺。因此即便是不信主的人也需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事,不是人人适合做。基督徒去买股票,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对他的灵性生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个人不鼓励他们去买股票。他的心因为股票不可能平静安稳,他常会无心去思想神话语的甘甜,去亲近神,取而代之的是昼夜思想股市变化,琢磨考虑如何“出手”。对许多人来说,有一节圣经正是描写了这种情景:“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正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当然,基督徒凡事应当寻求圣灵的带领,如果你有买股票的打算,我建议你为这事多祷告,让圣灵在你里面做主。


问:现在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参与股票买卖,这是一种社会的集资方式,当然对于买卖人来说,存在着风险,因此有着投机的色彩。对此,教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基督徒不应当去买股票,认为这是一种赌博,对基督徒的身心不利,所以不可以参与;还有的认为有的股票种类可以买,有的不可以;还有的说随圣灵的带领,因人而异。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看,请讲讲其中的道理。
上海一弟兄
答:圣经中没有提到股票,股票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事物,但它涉及基督徒对钱财的态度。圣经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这节经文常常被引为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原则之一,这里告诉我们,基督徒在行事时,应当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事是否对人有益处,能造就人;其次是问,我会不会受它的辖制,成为它的奴隶。这也可以用在买股票这件事上。
我个人认为,说基督徒绝对不能买股票,恐怕也不能。如有人有一部分闲散的资金,一时不用,本人又有投资股票的能力,对股市也有些了解,就好比存银行似的投资买了股票,我想这也未尝不可。又如社会上一些公司、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职工可以优先入股,购买并持有本单位的股票,成为债权人,这种情况是参与单位的投资,我想也是可以的。
但股票这种东西,要说它不会辖制人,也不符合事实。股票充分地运用和掌握了人渴望赚钱的本性,而它又是捉摸不定的,因此,它对那些投身其中的人,似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摆布着人。股市行情常常是瞬息万变的,买股票的人,就必须集中所有注意力,时时收集捕捉一切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稍有失误,就会被“套牢”,有时竟然使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打了水漂”。我想心理素质最好的人,面对股市的波澜,也不会真正做到心情泰然、处变不惊。当股票涨落之际,买股者的心思是被无形的绳索牢牢牵住的,以至于常被搞得心力交瘁,失眠是常有的事。我们又屡屡可以听见因股票破产、又心理崩溃,导致跳楼上吊的例子。而一旦时来运转,发了财,就更使人跃跃欲试,刺激人做进一步的冒险。在这方面确实与赌博有相似之处。据我了解,国外许多教会也并不鼓励信徒买股票。
做股票生意不是人人都适宜的,我留心到一些股票证券类的报纸上,也常常用醒目的文字提醒人们股市的风险,要他们自己再三权衡定夺。因此即便是不信主的人也需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事,不是人人适合做。基督徒去买股票,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对他的灵性生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个人不鼓励他们去买股票。他的心因为股票不可能平静安稳,他常会无心去思想神话语的甘甜,去亲近神,取而代之的是昼夜思想股市变化,琢磨考虑如何“出手”。对许多人来说,有一节圣经正是描写了这种情景:“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正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当然,基督徒凡事应当寻求圣灵的带领,如果你有买股票的打算,我建议你为这事多祷告,让圣灵在你里面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