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仰教义 教义简介
要道问答
信仰问答
聚会没有秩序怎么办?
2011-06-30
  问:在我们这个聚会点总有几个弟兄姊妹每到聚会的时机爱说家常,教会的同工一再提醒,可是他们不听,仍说说笑笑。有的在讲道的时候,满地乱窜,同工又不敢多说,怕绊倒弟兄姊妹。这个问题使我们很烦恼,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讨人和神的喜悦呢? 黑龙江杜尔伯特 国红   答:聚会是我们信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信徒应当明白为什么要聚会,以及怎样参加聚会的基本道理。   圣经中的哥林多教会也有类似的问题,就是有人聚会时随意说话、不守规矩。对此,使徒保罗在书信中特地加以提醒教导(林前14∶34-40)。你处聚会点的几名信徒,在聚会时说说笑笑,随便走动,不光自己不能安心敬拜神,领受教导,也影响了别人,破坏了聚会的气氛。这不是一件小事。应专门找他们单独谈,不要训斥他们,要出于爱心加以帮助,使之懂得该懂的道理。也应在讲道时有针对性地多讲讲,引导他们过好聚会生活。另外,教会的讲道要有内容、有份量,不要东拉西扯。如果讲道真的能使人“觉得扎心”(徒2∶37),听的人自然也会安静下来,心被恩感。   我个人在许多地方还发现,有些教会,音响的效果非常差,传道人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聚会的人听不清楚,就也很容易分心。另外,小孩子在大人的聚会中哭闹或走动,也大大影响秩序,使人分心。因此必须关心这些孩子,把他们集中起来,有专人带领,讲故事、唱歌、做游戏,既让孩子高兴受益,也使大人安心。   教会带领聚会既要有忠心,也要有见识和智慧,是一门学问,我建议你好好读读《直奔标杆》一书(可以向基督教全国两会发行组邮购,每本约11元),它不是一本灵修书,而是讲如何有目标地带领教会,安排各种聚会,也提到怎样使会众在聚会中专心。
聚会没有秩序怎么办?
2011-06-30

  问:在我们这个聚会点总有几个弟兄姊妹每到聚会的时机爱说家常,教会的同工一再提醒,可是他们不听,仍说说笑笑。有的在讲道的时候,满地乱窜,同工又不敢多说,怕绊倒弟兄姊妹。这个问题使我们很烦恼,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讨人和神的喜悦呢?

黑龙江杜尔伯特 国红

  答:聚会是我们信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信徒应当明白为什么要聚会,以及怎样参加聚会的基本道理。

  圣经中的哥林多教会也有类似的问题,就是有人聚会时随意说话、不守规矩。对此,使徒保罗在书信中特地加以提醒教导(林前14∶34-40)。你处聚会点的几名信徒,在聚会时说说笑笑,随便走动,不光自己不能安心敬拜神,领受教导,也影响了别人,破坏了聚会的气氛。这不是一件小事。应专门找他们单独谈,不要训斥他们,要出于爱心加以帮助,使之懂得该懂的道理。也应在讲道时有针对性地多讲讲,引导他们过好聚会生活。另外,教会的讲道要有内容、有份量,不要东拉西扯。如果讲道真的能使人“觉得扎心”(徒2∶37),听的人自然也会安静下来,心被恩感。

  我个人在许多地方还发现,有些教会,音响的效果非常差,传道人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聚会的人听不清楚,就也很容易分心。另外,小孩子在大人的聚会中哭闹或走动,也大大影响秩序,使人分心。因此必须关心这些孩子,把他们集中起来,有专人带领,讲故事、唱歌、做游戏,既让孩子高兴受益,也使大人安心。

  教会带领聚会既要有忠心,也要有见识和智慧,是一门学问,我建议你好好读读《直奔标杆》一书(可以向基督教全国两会发行组邮购,每本约11元),它不是一本灵修书,而是讲如何有目标地带领教会,安排各种聚会,也提到怎样使会众在聚会中专心。

信徒总不来聚会怎么办?
2011-06-16
  问:我们这里有个聚会点,有些弟兄姊妹常常不来聚会,贪爱世界,只要钞票不要上帝的话语。但上帝还是要的,所以在有危难挫折临到时,就请邻居为他捎个口信,叫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他代祷。代祷是我们圣徒的本份,但不知道上帝是否悦纳这样的代祷?这些人不来聚会怎么办?                                           浙江温岭 小朋   答:为人代祷是我们的责任和权利,代祷任何时候都是神所悦纳的。但对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的弟兄姊妹,教会应当知道是什么原因,及时给他们以关心帮助。   圣经说:“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基督徒生活中不能缺少聚会,聚会是追求生命长进的一个途径。   在聚会及与众信徒的接触中,我们也尝到肢体彼此相顾,共同侍奉的滋味。不能前来参加聚会,大致来说有这么几种因素:一是偶尔因为有特殊事情而实在参加不了的。对这种情况,教会一面为他们祷告,一面还应了解他们是否生活上发生了难处,是否生病,是否需要其他弟兄姊妹的帮助。如果真有困难,弟兄姊妹送去的肢体之爱就能及时地帮助他,温暖他,难处对他就变成为一次灵性上的造就。   二是因工作关系而多次或较长时间未能聚会。今天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少信徒的工作的确很忙,不过我们要想一想,上帝安排的六天工作,一天休息的周期,是符合人的身体和心理需要的,我们应合理安排工作节奏,遵行神的旨意,把七日中的头一天用来聚会、敬拜神,享受身心灵的安息。我们肯把这一天奉献给上帝,上帝必定赐福我们其余六天的工作。忙于工作,不能成为不参加聚会的借口,要问有否尽到主观上的努力。当然,有些工作环境实在不由自己决定的,可以安排在其他时间参加教会的聚会。   第三种不聚会是因为灵性上的冷淡,“起初的爱心”冷却了,聚会看成了一种负担,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慕聚会。就有些信徒来说,的确会成为你所说的,“只要钞票,不要上帝的话”。要钞票本身没什么不对,因为正当的收入也是上帝所赐福的,问题是钞票是否取代了人心中上帝的地位。如果有人受世俗之风影响,把钞票看得比上帝更重要,从而远离教会时,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恢复起初的热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不仅仅是用代祷。“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罗15∶1)   聚会是会“停止惯”的,正常的基督徒偶然一、二次不去聚会,心里会不安,但如长期下去,就会习惯成自然,心安理得、自我安慰,找出种种藉口不去聚会,会以“反正神无所不在”,“只要心灵诚实即可”等自欺欺人,事实上不知不觉就远离了主,甚至导致跌倒的可怕结果。因此,如有人不来参加聚会,临近的弟兄姊妹就有责任主动前去探望,加以关心,如教会专门有人做这事,则更好。信徒离开教会,好比一颗火炭从火炉中被取出来,会很快冷下去。所以,弟兄姊妹要相互劝勉、相互激励,永远以火热的心侍奉主。
信徒总不来聚会怎么办?
2011-06-16

  问:我们这里有个聚会点,有些弟兄姊妹常常不来聚会,贪爱世界,只要钞票不要上帝的话语。但上帝还是要的,所以在有危难挫折临到时,就请邻居为他捎个口信,叫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他代祷。代祷是我们圣徒的本份,但不知道上帝是否悦纳这样的代祷?这些人不来聚会怎么办?

                                          浙江温岭 小朋

  答:为人代祷是我们的责任和权利,代祷任何时候都是神所悦纳的。但对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的弟兄姊妹,教会应当知道是什么原因,及时给他们以关心帮助。

  圣经说:“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基督徒生活中不能缺少聚会,聚会是追求生命长进的一个途径。

  在聚会及与众信徒的接触中,我们也尝到肢体彼此相顾,共同侍奉的滋味。不能前来参加聚会,大致来说有这么几种因素:一是偶尔因为有特殊事情而实在参加不了的。对这种情况,教会一面为他们祷告,一面还应了解他们是否生活上发生了难处,是否生病,是否需要其他弟兄姊妹的帮助。如果真有困难,弟兄姊妹送去的肢体之爱就能及时地帮助他,温暖他,难处对他就变成为一次灵性上的造就。

  二是因工作关系而多次或较长时间未能聚会。今天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少信徒的工作的确很忙,不过我们要想一想,上帝安排的六天工作,一天休息的周期,是符合人的身体和心理需要的,我们应合理安排工作节奏,遵行神的旨意,把七日中的头一天用来聚会、敬拜神,享受身心灵的安息。我们肯把这一天奉献给上帝,上帝必定赐福我们其余六天的工作。忙于工作,不能成为不参加聚会的借口,要问有否尽到主观上的努力。当然,有些工作环境实在不由自己决定的,可以安排在其他时间参加教会的聚会。

  第三种不聚会是因为灵性上的冷淡,“起初的爱心”冷却了,聚会看成了一种负担,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慕聚会。就有些信徒来说,的确会成为你所说的,“只要钞票,不要上帝的话”。要钞票本身没什么不对,因为正当的收入也是上帝所赐福的,问题是钞票是否取代了人心中上帝的地位。如果有人受世俗之风影响,把钞票看得比上帝更重要,从而远离教会时,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恢复起初的热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不仅仅是用代祷。“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罗15∶1)

  聚会是会“停止惯”的,正常的基督徒偶然一、二次不去聚会,心里会不安,但如长期下去,就会习惯成自然,心安理得、自我安慰,找出种种藉口不去聚会,会以“反正神无所不在”,“只要心灵诚实即可”等自欺欺人,事实上不知不觉就远离了主,甚至导致跌倒的可怕结果。因此,如有人不来参加聚会,临近的弟兄姊妹就有责任主动前去探望,加以关心,如教会专门有人做这事,则更好。信徒离开教会,好比一颗火炭从火炉中被取出来,会很快冷下去。所以,弟兄姊妹要相互劝勉、相互激励,永远以火热的心侍奉主。

教会传道人是我们的属灵父亲吗?
2011-06-02
  问:我们一家都是信主的,感谢神拣选和拯救了我们。我们一直在当地的教会聚会,最近教会的传道人在讲道中对大家说,他是我们属灵的父亲。我们听到后觉得好像不大对,我们属灵的父亲是天父,我们重生得救后就成为神的儿女,传道人是在属灵上带领我们的人,好比是牧人,所以有的叫牧师。现在传道人说是我们属灵的父亲,是否是家长制,或者是他的骄傲。我们应当怎样看?请你解答。                                       安徽一弟兄   答:你们的传道人没有说错,也没有骄傲,他的确是你们的属灵父亲。可能以前他一直没有在讲道中提到这事,这次说了,你们就觉得有些不顺耳,其实这是圣经一个教导。这和家长制是两回事。   属灵的父亲是指传道人在生命的经历上引导人,帮助人认识救恩,得到重生的新生命,并在生命上用神的话来喂养信徒,使他们长大成人。虽然我们得到的生命是神自己的生命,但是神藉他们帮助我们,没有他们我们不知道会怎样。这种情况,圣经称为属灵的父亲(或母亲)。 在圣经中,哥林多教会是使徒保罗传福音后建立的,他在哥林多前书中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像我亲爱的儿女一样。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4∶14-16)   年轻的传道人提摩太也是经由保罗带领信主的,保罗也多次用“因信主做我真儿子”(提前1∶2),或者“亲爱的儿子”(提后1∶2)的称呼,他亲切地叫他:“我儿啊”(提后2∶1)。   传道人是信徒属灵的父亲包含着重要的意义。从传道人方面来看有这样几点:   首先,这是指出传道人在带人信主上所应当尽到的神圣职责,一个孩子的出生,要尽上做父母的多少辛劳啊!照样,保罗也用这来描写传福音所付出的代价。他说“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加4∶19)他在以弗所的三年传道工作,为信徒做了“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祷告”(徒20∶19,31),真是一种充满痛苦的属灵生产。   其次,这是指出信徒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传道人担任的对孩子的喂养工作,保罗曾说到哥林多的信徒在基督里为婴孩,需要他用奶来喂他们(林前3∶1-3)。人和动物不同,婴孩生下来,没有一个会自己成长的,照样,基督徒也需要属灵的父母,喂养、料理他成长,否则就会自生自灭。   第三,这要求传道人对待信徒应当有的态度,也就是保罗所说的“为父的心肠”。他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说:“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帖前2∶12)   这些丰富的含义指出了神对我们做教会传道人的要求。这既是他们的荣誉和尊严,也是一种沉甸甸的托付。今天,我们的教会往往有许多传道人,大家轮流着讲道,他们和信徒之间的关系,更多是讲员和听众的关系,好像学校里的客座教师,很难看到一种真正的属灵的父亲和儿女之间的血肉关系。正如保罗说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不多”。在教会中,谁都可以上讲台去讲道教训人,但是,谁能承担父亲的角色呢,这是令人深思的!不少信徒相信了,不久又离开了,是一个令人惋惜的自生自灭的过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属灵的父亲。   我不知道你们那里的传道人怎样,也许他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属灵父亲,为你们的信主和成长,付出了许许多多,如果是这样,我要为你感到庆幸,这是你的福气。但你是不是也想到,作为信徒我们承认传道人为自己的属灵父亲,不是口上讲讲而已,它包含了许多的义务和责任。这方面圣经也有许多教导。请耐心听我说:   首先,你要学会尊敬你的属灵父亲,就好像神命令你要孝敬父母一样。你应当服从他的教导,照他所说的去行。   第二,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说,要效法他;对提摩太也说,要服从保罗在属灵生命上的信仰和品德——“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忍耐”,以及“所遭遇的逼迫、苦难”(提后3∶10-11)。儿女效法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第三,要在生活上关心他的需要,圣经说:“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提前5∶17)今天许多传道人都是义工,但义工也可做信徒的属灵父亲。遗憾的是,许多义工,甚至连专职的传道人,常常为生活的着落挂虑,为谋生奔波,身心疲惫,缺少人关心。这是教会很大的损失。   今天我们要让教会兴旺,并按神的话所要求的去做,我们就要在教会中树立一种尊敬传道人的风尚。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中国许多教会,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做得不够。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被称为“消费时代”,可怕的是,许多信徒来到教会,也养成一种属灵的“消费观念”, 认为任务性地投入一点金钱奉献,就可以理所当然享受传道人的服侍了。的确,主要传道人背上十字架跟随他,但那是主对他的要求。信徒一方,神也有要求。如果你尊敬你的属灵父亲,你就会蒙福!
教会传道人是我们的属灵父亲吗?
2011-06-02

  问:我们一家都是信主的,感谢神拣选和拯救了我们。我们一直在当地的教会聚会,最近教会的传道人在讲道中对大家说,他是我们属灵的父亲。我们听到后觉得好像不大对,我们属灵的父亲是天父,我们重生得救后就成为神的儿女,传道人是在属灵上带领我们的人,好比是牧人,所以有的叫牧师。现在传道人说是我们属灵的父亲,是否是家长制,或者是他的骄傲。我们应当怎样看?请你解答。

                                      安徽一弟兄

  答:你们的传道人没有说错,也没有骄傲,他的确是你们的属灵父亲。可能以前他一直没有在讲道中提到这事,这次说了,你们就觉得有些不顺耳,其实这是圣经一个教导。这和家长制是两回事。

  属灵的父亲是指传道人在生命的经历上引导人,帮助人认识救恩,得到重生的新生命,并在生命上用神的话来喂养信徒,使他们长大成人。虽然我们得到的生命是神自己的生命,但是神藉他们帮助我们,没有他们我们不知道会怎样。这种情况,圣经称为属灵的父亲(或母亲)。
在圣经中,哥林多教会是使徒保罗传福音后建立的,他在哥林多前书中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像我亲爱的儿女一样。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4∶14-16)

  年轻的传道人提摩太也是经由保罗带领信主的,保罗也多次用“因信主做我真儿子”(提前1∶2),或者“亲爱的儿子”(提后1∶2)的称呼,他亲切地叫他:“我儿啊”(提后2∶1)。
  传道人是信徒属灵的父亲包含着重要的意义。从传道人方面来看有这样几点:

  首先,这是指出传道人在带人信主上所应当尽到的神圣职责,一个孩子的出生,要尽上做父母的多少辛劳啊!照样,保罗也用这来描写传福音所付出的代价。他说“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加4∶19)他在以弗所的三年传道工作,为信徒做了“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祷告”(徒20∶19,31),真是一种充满痛苦的属灵生产。

  其次,这是指出信徒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传道人担任的对孩子的喂养工作,保罗曾说到哥林多的信徒在基督里为婴孩,需要他用奶来喂他们(林前3∶1-3)。人和动物不同,婴孩生下来,没有一个会自己成长的,照样,基督徒也需要属灵的父母,喂养、料理他成长,否则就会自生自灭。

  第三,这要求传道人对待信徒应当有的态度,也就是保罗所说的“为父的心肠”。他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说:“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帖前2∶12)

  这些丰富的含义指出了神对我们做教会传道人的要求。这既是他们的荣誉和尊严,也是一种沉甸甸的托付。今天,我们的教会往往有许多传道人,大家轮流着讲道,他们和信徒之间的关系,更多是讲员和听众的关系,好像学校里的客座教师,很难看到一种真正的属灵的父亲和儿女之间的血肉关系。正如保罗说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不多”。在教会中,谁都可以上讲台去讲道教训人,但是,谁能承担父亲的角色呢,这是令人深思的!不少信徒相信了,不久又离开了,是一个令人惋惜的自生自灭的过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属灵的父亲。

  我不知道你们那里的传道人怎样,也许他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属灵父亲,为你们的信主和成长,付出了许许多多,如果是这样,我要为你感到庆幸,这是你的福气。但你是不是也想到,作为信徒我们承认传道人为自己的属灵父亲,不是口上讲讲而已,它包含了许多的义务和责任。这方面圣经也有许多教导。请耐心听我说:

  首先,你要学会尊敬你的属灵父亲,就好像神命令你要孝敬父母一样。你应当服从他的教导,照他所说的去行。

  第二,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说,要效法他;对提摩太也说,要服从保罗在属灵生命上的信仰和品德——“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忍耐”,以及“所遭遇的逼迫、苦难”(提后3∶10-11)。儿女效法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第三,要在生活上关心他的需要,圣经说:“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提前5∶17)今天许多传道人都是义工,但义工也可做信徒的属灵父亲。遗憾的是,许多义工,甚至连专职的传道人,常常为生活的着落挂虑,为谋生奔波,身心疲惫,缺少人关心。这是教会很大的损失。

  今天我们要让教会兴旺,并按神的话所要求的去做,我们就要在教会中树立一种尊敬传道人的风尚。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中国许多教会,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做得不够。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被称为“消费时代”,可怕的是,许多信徒来到教会,也养成一种属灵的“消费观念”, 认为任务性地投入一点金钱奉献,就可以理所当然享受传道人的服侍了。的确,主要传道人背上十字架跟随他,但那是主对他的要求。信徒一方,神也有要求。如果你尊敬你的属灵父亲,你就会蒙福!

悔改后,我还能讲道吗?
2011-05-26
  问:我是84年受洗归主的。我参加过一个培训班,后来走向讲台做侍奉工作,可是在1992年春,由于恶者的引诱,我犯了大罪,每当想起这件事,心中非常懊悔。犯罪后,我知道错了,羞辱了主,就主动下了讲台,我没有上讲台讲道,因为那是圣洁的地方,只有心清手洁的人才配站。但我还是继续礼拜聚会,我相信神仍然拯救我。在我心里我还想上台讲道。但有一位负责人对我另眼相看,每次见面招呼她,就拿白眼看我。我的眼泪常从眼角流出来,我痛恨那件罪大恶极的事。请问编辑同道,我这样的人,能否再上台讲道呢?                                               安徽  忠信   答:基督徒去犯罪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神的灵在里面审判我们(约16∶8),但当我们为罪忧伤的时候,仍不要忘记,只要我们求靠主耶稣,没有一样罪是他不能够赦免的,约翰写信给信主的人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约壹2∶1-2上)他还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所以跌倒过后只要再爬起来,就是好事,主仍接纳;可怕的是跌倒后不爬起来,或流连在“罪中之乐”里面。大卫和彼得都有过较重的跌倒,但在他们忧伤痛悔之后(参诗篇51),神还是接纳并使用了他们。虽然每个重生后的基督徒仍有犯罪的可能,包括犯一些在人看来较大的罪,但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认识:知道自己的本相,从而懂得依靠。我们并不是“圣人”,虽然神在基督里称我们为义(罗3∶22-25)。但这是神的大爱,神又要“我们的旧人和他(基督)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6∶6)。我们需要追求成圣,追求刚强,追求灵性生命的成熟与丰满。   你痛恨自己的罪,这是对的。但是主仍要给你赦罪的平安喜乐,你同样可以再为神所用。同工同道对你有成见,这可以理解。你也应当在人面前有悔改的行为,再在适当的机会向弟兄姊妹作作你从犯罪到得胜的见证,让大家既恢复与你的交通,也能藉你的经历得到造就。你胜过罪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篇道。
悔改后,我还能讲道吗?
2011-05-26

  问:我是84年受洗归主的。我参加过一个培训班,后来走向讲台做侍奉工作,可是在1992年春,由于恶者的引诱,我犯了大罪,每当想起这件事,心中非常懊悔。犯罪后,我知道错了,羞辱了主,就主动下了讲台,我没有上讲台讲道,因为那是圣洁的地方,只有心清手洁的人才配站。但我还是继续礼拜聚会,我相信神仍然拯救我。在我心里我还想上台讲道。但有一位负责人对我另眼相看,每次见面招呼她,就拿白眼看我。我的眼泪常从眼角流出来,我痛恨那件罪大恶极的事。请问编辑同道,我这样的人,能否再上台讲道呢?

                                              安徽  忠信

  答:基督徒去犯罪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神的灵在里面审判我们(约16∶8),但当我们为罪忧伤的时候,仍不要忘记,只要我们求靠主耶稣,没有一样罪是他不能够赦免的,约翰写信给信主的人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约壹2∶1-2上)他还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所以跌倒过后只要再爬起来,就是好事,主仍接纳;可怕的是跌倒后不爬起来,或流连在“罪中之乐”里面。大卫和彼得都有过较重的跌倒,但在他们忧伤痛悔之后(参诗篇51),神还是接纳并使用了他们。虽然每个重生后的基督徒仍有犯罪的可能,包括犯一些在人看来较大的罪,但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认识:知道自己的本相,从而懂得依靠。我们并不是“圣人”,虽然神在基督里称我们为义(罗3∶22-25)。但这是神的大爱,神又要“我们的旧人和他(基督)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6∶6)。我们需要追求成圣,追求刚强,追求灵性生命的成熟与丰满。

  你痛恨自己的罪,这是对的。但是主仍要给你赦罪的平安喜乐,你同样可以再为神所用。同工同道对你有成见,这可以理解。你也应当在人面前有悔改的行为,再在适当的机会向弟兄姊妹作作你从犯罪到得胜的见证,让大家既恢复与你的交通,也能藉你的经历得到造就。你胜过罪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篇道。

上台讲道紧张怎么办?
2011-05-19
  问:我是一平信徒,读过初中,在农村教会像我这样一个人算是有文化的,所以教会弟兄姊妹提出叫我上台讲道,但我每次上台前心里很紧张,心跳得十分厉害,所以我真想不再上台去讲道了,但教会又有这需要。请问,心跳是什么原因?我该怎么办?请您答复。                                          安徽  江丰   答: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感到紧张甚至害怕,这是正常的心理,又称“怯场”,每个人都会有这经历,做了好多年传道的老牧师也不能说已完全没有这种紧张感。我觉得心里有些适当的紧张是件好事,它能促使一个人更加依靠主,并努力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存认真谨慎的态度,用敬畏神心去从事神的圣工。这比一个在任何地方都自我感觉良好,对听众反映无动于衷的人要好得多。因为前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老练成熟,但后者却可能变得麻木或油滑,而这是可怕的。   不过,上台的紧张感如果导致一个人讲话语无伦次、心慌意乱、总想逃避的话,就应当克服,努力去战胜羞怯感。下面几点供你思想,会对你有帮助的。   1.明白教会的需要,有传道的托付,肯把自己作为活祭献上,让神随意使用。   2.要有与主同死同活的经历,知道自己应不再为自己而活(罗14∶7-10),不求自己的荣耀。为主舍命都在所不惜,还怕众人看你吗?   3.平时要扎实追求,明白圣经真理,重要经文要能背诵,上台前作充分的准备,迫切祷告,求主加力。准备讲章,应当全面仔细。上台要做到心中有底,胸有成竹;心中有感,自然流露;心中有主,稳若泰山。   4.这些经文可帮助你建立信心,请存记在心:提前4∶12,提后2∶1,15,罗1∶6,徒4∶13,24-31,帖前2∶4,耶1∶6-8。   5.勇于向自己的过去挑战。记住:胜过自己是真正的胜利。   6.多找机会练习登台讲话,逐步就可克服。
上台讲道紧张怎么办?
2011-05-19

  问:我是一平信徒,读过初中,在农村教会像我这样一个人算是有文化的,所以教会弟兄姊妹提出叫我上台讲道,但我每次上台前心里很紧张,心跳得十分厉害,所以我真想不再上台去讲道了,但教会又有这需要。请问,心跳是什么原因?我该怎么办?请您答复。

                                         安徽  江丰

  答: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感到紧张甚至害怕,这是正常的心理,又称“怯场”,每个人都会有这经历,做了好多年传道的老牧师也不能说已完全没有这种紧张感。我觉得心里有些适当的紧张是件好事,它能促使一个人更加依靠主,并努力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存认真谨慎的态度,用敬畏神心去从事神的圣工。这比一个在任何地方都自我感觉良好,对听众反映无动于衷的人要好得多。因为前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老练成熟,但后者却可能变得麻木或油滑,而这是可怕的。

  不过,上台的紧张感如果导致一个人讲话语无伦次、心慌意乱、总想逃避的话,就应当克服,努力去战胜羞怯感。下面几点供你思想,会对你有帮助的。

  1.明白教会的需要,有传道的托付,肯把自己作为活祭献上,让神随意使用。

  2.要有与主同死同活的经历,知道自己应不再为自己而活(罗14∶7-10),不求自己的荣耀。为主舍命都在所不惜,还怕众人看你吗?

  3.平时要扎实追求,明白圣经真理,重要经文要能背诵,上台前作充分的准备,迫切祷告,求主加力。准备讲章,应当全面仔细。上台要做到心中有底,胸有成竹;心中有感,自然流露;心中有主,稳若泰山。

  4.这些经文可帮助你建立信心,请存记在心:提前4∶12,提后2∶1,15,罗1∶6,徒4∶13,24-31,帖前2∶4,耶1∶6-8。

  5.勇于向自己的过去挑战。记住:胜过自己是真正的胜利。

  6.多找机会练习登台讲话,逐步就可克服。

残疾人可否作传道人?
2011-05-12
  问:来信请问您一件事,圣经利未记21章16-24节,说到残疾人不能到神面前献祭,特别在17节说:“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献他神的食物。”对照这段经文,我们曾把一个腿脚有疾,走路困难的青年人,来培养他作传道人,现在他本身性格和我们也不合,不像信耶稣的人,所以我们心里也在懊悔,不该培养他,所以今天写信向您请教。                                       江苏淮安  吴学奎   答:旧约以色列的祭司担负着神与人之间中保(中间人)的角色,是分别为圣专职侍奉神的人,即在人面前代表神,在神面前代表百姓。因此,旧约非常强调这些人(亚伦及子孙)应当圣洁、完全。利未记就有很多这方面的规定,可是今天却不能从字面来遵守这经文,原因是:一、基督徒不是以色列百姓,基督徒可从“精意”上去解释旧约律法,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但不必照搬字句遵守。二、教会传道人也不是旧约的祭司。三、旧约的祭司从其职份上讲,已由基督所成全和取代,旧约是预表。基督是今天我们的“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来4∶14),是“更美之约的中保”(来7∶22)。利未记21章17节这段经文如要启发对今天的教训,可以从灵意上理解为一个侍奉神的人应当品行完全,没有过犯,常常圣洁……   信上说这位传道人因为和你们“性情不投”、也“不像信耶稣”的人,这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与他的残疾无直接关系。培养传道人要根据本人的灵性光景和名声为人,有否被圣灵感动,有否讲道教导的恩赐,能否团结人等等方面综合衡量考察,不能出于私情,或为照顾其生活工作为原因。今后如要再物色培养,一定要慎重。至于这名传道人到底如何,因不够了解,不能妄加论断。
残疾人可否作传道人?
2011-05-12

  问:来信请问您一件事,圣经利未记21章16-24节,说到残疾人不能到神面前献祭,特别在17节说:“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献他神的食物。”对照这段经文,我们曾把一个腿脚有疾,走路困难的青年人,来培养他作传道人,现在他本身性格和我们也不合,不像信耶稣的人,所以我们心里也在懊悔,不该培养他,所以今天写信向您请教。

                                      江苏淮安  吴学奎

  答:旧约以色列的祭司担负着神与人之间中保(中间人)的角色,是分别为圣专职侍奉神的人,即在人面前代表神,在神面前代表百姓。因此,旧约非常强调这些人(亚伦及子孙)应当圣洁、完全。利未记就有很多这方面的规定,可是今天却不能从字面来遵守这经文,原因是:一、基督徒不是以色列百姓,基督徒可从“精意”上去解释旧约律法,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但不必照搬字句遵守。二、教会传道人也不是旧约的祭司。三、旧约的祭司从其职份上讲,已由基督所成全和取代,旧约是预表。基督是今天我们的“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来4∶14),是“更美之约的中保”(来7∶22)。利未记21章17节这段经文如要启发对今天的教训,可以从灵意上理解为一个侍奉神的人应当品行完全,没有过犯,常常圣洁……

  信上说这位传道人因为和你们“性情不投”、也“不像信耶稣”的人,这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与他的残疾无直接关系。培养传道人要根据本人的灵性光景和名声为人,有否被圣灵感动,有否讲道教导的恩赐,能否团结人等等方面综合衡量考察,不能出于私情,或为照顾其生活工作为原因。今后如要再物色培养,一定要慎重。至于这名传道人到底如何,因不够了解,不能妄加论断。

我能担任侍奉神的工作吗?
2011-05-05
  问:全国各地的基督教会发展很快,信徒日增,内江同样如此。四川内江是一个较大的中等城市,但我们教会,至今还没有一名专职牧师,讲道是由一位在职同工担任的,可他公事又很繁忙,常开会和出差,到圣日就无人讲道。鉴于这种情况,我主动提出承担侍奉神的工作。请问:我是一名三年左右的信徒,是否可以担任?                                        四川内江  何志俊   答:由少数人包办教会圣工的作法,不是圣经教导的教会样式。像你们这样极缺少教牧人员的教会,更应当有人起来,热心教会事工,使教会在各方面走向正常。你能看到教会的需要,主动起来承担侍奉工作,这很好,但需要在此提醒几件事。   首先,你的工作,不是出于一种应付,也不是出于任何的勉强,而应是出自圣灵感动,是因爱神,这样才能使你有忠心和热心来承担教会工作,为弟兄姊妹的需要把自己献上,让神随意使用。再者,你也要得着教会弟兄姊妹的认可和支持。   还要提醒的是,你既然愿意起来,承担讲道的工作,就一定要让自己在属灵的生命和知识上有深深的扎根。恳切祷告,留心查考圣经,丰富灵命,这样才能使自己有资格作神话语的“出口”,让人从你得帮助。为了使自己更丰满、扎实,应当争取机会参加培训学习。   但愿神感动更多的人起来,彼此配搭,同心合意建立主的身体——教会。
我能担任侍奉神的工作吗?
2011-05-05

  问:全国各地的基督教会发展很快,信徒日增,内江同样如此。四川内江是一个较大的中等城市,但我们教会,至今还没有一名专职牧师,讲道是由一位在职同工担任的,可他公事又很繁忙,常开会和出差,到圣日就无人讲道。鉴于这种情况,我主动提出承担侍奉神的工作。请问:我是一名三年左右的信徒,是否可以担任?

                                       四川内江  何志俊

  答:由少数人包办教会圣工的作法,不是圣经教导的教会样式。像你们这样极缺少教牧人员的教会,更应当有人起来,热心教会事工,使教会在各方面走向正常。你能看到教会的需要,主动起来承担侍奉工作,这很好,但需要在此提醒几件事。

  首先,你的工作,不是出于一种应付,也不是出于任何的勉强,而应是出自圣灵感动,是因爱神,这样才能使你有忠心和热心来承担教会工作,为弟兄姊妹的需要把自己献上,让神随意使用。再者,你也要得着教会弟兄姊妹的认可和支持。

  还要提醒的是,你既然愿意起来,承担讲道的工作,就一定要让自己在属灵的生命和知识上有深深的扎根。恳切祷告,留心查考圣经,丰富灵命,这样才能使自己有资格作神话语的“出口”,让人从你得帮助。为了使自己更丰满、扎实,应当争取机会参加培训学习。

  但愿神感动更多的人起来,彼此配搭,同心合意建立主的身体——教会。

当地造庙向基督徒摊派经费,怎么办?
2011-04-28
  问:我想请帮助解答一个问题,就是我地农村普遍有人为偶像建庙、塑像以及崇拜偶像等活动,他们所需的经费用强硬的方法向村民摊派,或变相摊派等等。因农村大部分地方信主的人较少,无法抵住,只好忍受了。但有少数地方信主的人较多的,现在在商讨回避方法。但不知如何对待才合神的旨意,为此去信请教。                                      浙江平阳 苏昌锡   答:宗教信仰自由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别人建庙如符合国家法规,我们也无权干涉(但农村许多“滥建寺庙”与法规不符),基督徒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就不应当再被强迫参与其它宗教或迷信活动。由于偶像崇拜在农村有深厚的传统和影响,有时也融入民俗的活动。基督徒要用温和诚恳的态度,向有关人员做耐心、多方的说服,除了表明自己的信仰态度外,还可提到国家法律和政策对信仰自由的保护和尊重。要避免发生冲突,如情况严重或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干部反映,请他们出面解释法规及做说服劝导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这也是他们的职责。   我们基督徒尽管不参与当地其他迷信活动,但可以通过多做社会公益事业来表明自己关爱人群,荣神益人的心意。圣经对这些事的教训说:“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12∶17-18)
当地造庙向基督徒摊派经费,怎么办?
2011-04-28

  问:我想请帮助解答一个问题,就是我地农村普遍有人为偶像建庙、塑像以及崇拜偶像等活动,他们所需的经费用强硬的方法向村民摊派,或变相摊派等等。因农村大部分地方信主的人较少,无法抵住,只好忍受了。但有少数地方信主的人较多的,现在在商讨回避方法。但不知如何对待才合神的旨意,为此去信请教。

                                     浙江平阳 苏昌锡

  答:宗教信仰自由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别人建庙如符合国家法规,我们也无权干涉(但农村许多“滥建寺庙”与法规不符),基督徒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就不应当再被强迫参与其它宗教或迷信活动。由于偶像崇拜在农村有深厚的传统和影响,有时也融入民俗的活动。基督徒要用温和诚恳的态度,向有关人员做耐心、多方的说服,除了表明自己的信仰态度外,还可提到国家法律和政策对信仰自由的保护和尊重。要避免发生冲突,如情况严重或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干部反映,请他们出面解释法规及做说服劝导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这也是他们的职责。

  我们基督徒尽管不参与当地其他迷信活动,但可以通过多做社会公益事业来表明自己关爱人群,荣神益人的心意。圣经对这些事的教训说:“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12∶17-18)

村里要我们参加迷信活动,怎么办?
2011-04-21
  问:我们村从历史上遗留下一种迷信的习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四月初八日大搞迷信活动,上庙烧香烧纸、拜偶像,有时还表演戏剧,须全村每人摊派钱。我们这些信徒为了信仰上的圣洁、持守真道,拒绝摊派出钱,结果造成了信徒与非信徒关系不好,甚至闹矛盾。非信徒说我们自私自利怕出钱。我们不知该如何是好,能否出这钱?请艾洁同工给予答复,谢谢!                                    内蒙古清水河 武宪诚   答:基督徒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信仰,信仰自由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侵犯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你们尽可以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理直气壮地向当地乡村组织或村民们进行说明,也要从基督教信仰上解释基督徒为什么不能参加迷信活动,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参与决不是因为“自私自利怕出钱”。但说话的态度一定要委婉和气,避免发生矛盾或冲突,就算为主的缘故受些委屈,也不必有什么计较,反要为他们祷告。实在有必要时,也可以请懂宗教政策的政府有关干部出面作些劝导、说服工作。   耶稣说我们是世上的盐和光,我们应努力在自己的环境中为主作见证,光照众人。我曾听到有这样一个见证,有一个地方的基督徒,每当当地大搞祭祖,等迷信活动,要他们也出钱并参加时,基督徒们便向村民等耐心解释他们信主不能拜偶像,也不能在这事上有份。信耶稣要做与人有益的事,他们决定为村里修建一条路。这样既解决了村子里行路难的问题,也使原来的矛盾得以融化。路修成后,村民们十分感谢,在路旁立碑赞扬基督徒的美德,归荣耀与上帝。好些地方的基督徒都碰到你们类似的问题,但靠着神所赐给他们里面的爱心和忍耐,他们把本来叫人为难的事,变成了传福音见证主的机会。相信借着你们的祷告,靠着主的带领,在这件事上也会有美好的结果的。
村里要我们参加迷信活动,怎么办?
2011-04-21

  问:我们村从历史上遗留下一种迷信的习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四月初八日大搞迷信活动,上庙烧香烧纸、拜偶像,有时还表演戏剧,须全村每人摊派钱。我们这些信徒为了信仰上的圣洁、持守真道,拒绝摊派出钱,结果造成了信徒与非信徒关系不好,甚至闹矛盾。非信徒说我们自私自利怕出钱。我们不知该如何是好,能否出这钱?请艾洁同工给予答复,谢谢!

                                   内蒙古清水河 武宪诚

  答:基督徒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信仰,信仰自由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侵犯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你们尽可以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理直气壮地向当地乡村组织或村民们进行说明,也要从基督教信仰上解释基督徒为什么不能参加迷信活动,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参与决不是因为“自私自利怕出钱”。但说话的态度一定要委婉和气,避免发生矛盾或冲突,就算为主的缘故受些委屈,也不必有什么计较,反要为他们祷告。实在有必要时,也可以请懂宗教政策的政府有关干部出面作些劝导、说服工作。

  耶稣说我们是世上的盐和光,我们应努力在自己的环境中为主作见证,光照众人。我曾听到有这样一个见证,有一个地方的基督徒,每当当地大搞祭祖,等迷信活动,要他们也出钱并参加时,基督徒们便向村民等耐心解释他们信主不能拜偶像,也不能在这事上有份。信耶稣要做与人有益的事,他们决定为村里修建一条路。这样既解决了村子里行路难的问题,也使原来的矛盾得以融化。路修成后,村民们十分感谢,在路旁立碑赞扬基督徒的美德,归荣耀与上帝。好些地方的基督徒都碰到你们类似的问题,但靠着神所赐给他们里面的爱心和忍耐,他们把本来叫人为难的事,变成了传福音见证主的机会。相信借着你们的祷告,靠着主的带领,在这件事上也会有美好的结果的。

信徒过夫妻生活有否禁忌
2011-04-14
  问:我们夫妇是新婚,我丈夫在城市工作,我住在农村,和城市路隔数十公里。我丈夫主日才回家休息,主日晚行同房,如果我不愿意,只怕对夫妻感情有影响。 是否不圣洁会亏欠神?信徒过夫妻生活有禁忌吗?请为我解释答复。                                         主内一姊妹   答:类似这位姊妹的这种来信,我已收到过好些了,说明很多基督徒对这一问题有误解,又羞于启齿,但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涉及夫妻感情,家庭和睦,我不打算在此回避。信中的问题有关基督徒如何看待夫妻生活,让我们先从圣经教导有一些简要的认识。   圣经告诉我们,婚姻是神创造中的一部分,神亲自为亚当创造夏娃,让他们成为夫妻,而神是人类第一对夫妻的主婚人,由此可见基督教对婚姻的肯定和重视。夫妻同房是婚姻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也包含了神创造的心意。“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夫妻的一体性是对婚姻生活最精确的描述。这种一体不仅指夫妻两人在精神(感情)上,生理上,也包括生命上的结合,因此,性是神赐给人的美好礼物。在婚姻关系下,夫妻应存感恩的心看待这一正常的夫妻生活。性的结合不仅为了传宗接代,也是夫妻连成一体的婚姻生活的重要体现,而且还是夫妻享受彼此相爱的重要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人类在犯罪后才有的身体需要,而是在犯罪前,伊甸园中就已有的夫妻生活。这告诉我们,性本身不是污秽肮脏的。人的潜意识中把夫妻同房看作污秽不洁净是来自于社会的观念,这种意识的普遍存在说明人们在犯罪后,出于对人类自身罪性的恐惧和憎恨。罪对人的破坏中,性是首当其冲的,淫乱邪念、色情诱惑、强奸通奸,乃至当今的同性恋、婚姻外同居等,均可见性的败坏何等严重。性变成人犯罪放纵的工具,人们在听到或经历到太多与性有关的丑事之后,把造成这些罪恶的原因归咎于性,由此产生禁欲主义,并影响到对正常的夫妻生活的看法。有的人为此常感到良心不安,把正常生活当作下流淫秽的人也不在少数。在有些夫妻还不都是信徒的家庭中,由于信主的一方要想“过圣洁生活”而拒绝另一方正常要求,就很容易造成夫妻不和,甚至使另一方被引诱而走向淫乱。   然而圣经对此问题没有回避,而是有具体的教导的,哥林多前书专门有一段针对性的教导——“丈夫当用合宜之份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体,乃在妻子。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7∶3-15)   参加主日礼拜,或领圣餐,都要求我们要从心灵上预备自己。按上述圣经教导,如果能够做到,夫妻在前一日不行房,也是很好的,把生理的需要放一放,学习节制的功课,以利于让心思意念清纯,能专心祷告,预备心灵,存敬畏神的心敬拜神。   但这位姊妹的情况比较特殊,相信根据上面的分析,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吧! 愿神赐福你的婚姻。
信徒过夫妻生活有否禁忌
2011-04-14

  问:我们夫妇是新婚,我丈夫在城市工作,我住在农村,和城市路隔数十公里。我丈夫主日才回家休息,主日晚行同房,如果我不愿意,只怕对夫妻感情有影响。 是否不圣洁会亏欠神?信徒过夫妻生活有禁忌吗?请为我解释答复。

                                        主内一姊妹

  答:类似这位姊妹的这种来信,我已收到过好些了,说明很多基督徒对这一问题有误解,又羞于启齿,但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涉及夫妻感情,家庭和睦,我不打算在此回避。信中的问题有关基督徒如何看待夫妻生活,让我们先从圣经教导有一些简要的认识。

  圣经告诉我们,婚姻是神创造中的一部分,神亲自为亚当创造夏娃,让他们成为夫妻,而神是人类第一对夫妻的主婚人,由此可见基督教对婚姻的肯定和重视。夫妻同房是婚姻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也包含了神创造的心意。“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夫妻的一体性是对婚姻生活最精确的描述。这种一体不仅指夫妻两人在精神(感情)上,生理上,也包括生命上的结合,因此,性是神赐给人的美好礼物。在婚姻关系下,夫妻应存感恩的心看待这一正常的夫妻生活。性的结合不仅为了传宗接代,也是夫妻连成一体的婚姻生活的重要体现,而且还是夫妻享受彼此相爱的重要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人类在犯罪后才有的身体需要,而是在犯罪前,伊甸园中就已有的夫妻生活。这告诉我们,性本身不是污秽肮脏的。人的潜意识中把夫妻同房看作污秽不洁净是来自于社会的观念,这种意识的普遍存在说明人们在犯罪后,出于对人类自身罪性的恐惧和憎恨。罪对人的破坏中,性是首当其冲的,淫乱邪念、色情诱惑、强奸通奸,乃至当今的同性恋、婚姻外同居等,均可见性的败坏何等严重。性变成人犯罪放纵的工具,人们在听到或经历到太多与性有关的丑事之后,把造成这些罪恶的原因归咎于性,由此产生禁欲主义,并影响到对正常的夫妻生活的看法。有的人为此常感到良心不安,把正常生活当作下流淫秽的人也不在少数。在有些夫妻还不都是信徒的家庭中,由于信主的一方要想“过圣洁生活”而拒绝另一方正常要求,就很容易造成夫妻不和,甚至使另一方被引诱而走向淫乱。

  然而圣经对此问题没有回避,而是有具体的教导的,哥林多前书专门有一段针对性的教导——“丈夫当用合宜之份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体,乃在妻子。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7∶3-15)

  参加主日礼拜,或领圣餐,都要求我们要从心灵上预备自己。按上述圣经教导,如果能够做到,夫妻在前一日不行房,也是很好的,把生理的需要放一放,学习节制的功课,以利于让心思意念清纯,能专心祷告,预备心灵,存敬畏神的心敬拜神。

  但这位姊妹的情况比较特殊,相信根据上面的分析,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吧! 愿神赐福你的婚姻。

基督徒能不能练气功?
2011-04-07
  问:我从读大学开始练气功,目的是想能强身健体,后来工作中因为压力大,身体也不见得好,就继续练气功。我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练气功的,法轮功的事情出来后,很多人远离了气功,当然气功的种类很多,由于练气功身体也好不了那里去,又加上其他原因,我也渐渐不练了。我在教会中,常常听到说基督徒不能练气功。具体的道理请你讲讲好吗?                                             江苏 光华   答:社会上的确有一段时间气功成为很热门的东西,似乎一度成了全民健身的一种体育项目,但随着法轮功事件,中国的“气功热”消退了许多。虽然法轮功已经成为邪教,但它们毕竟都是气功的形式,从现在的报章杂志所披露的情况可见,气功所导致的问题,不止是法轮功才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的如“中华益智功”、“香功”等等,都存在各种问题。很多人去练气功的确是为了锻炼身体,开始时可能是会有些让人感到一些好处,但是事实上并不长久,我们已经看到,如果一个人深度地练下去,气功就会显出许多神秘的地方,如所谓“开天目”(“第三只眼”),见到“功夫高的人”,听到声音,能对外发功,渐渐所练的“气”成为控制人的东西,使人不能摆脱。有的人还出现情绪上的变化,如情绪低落、暴躁、无故发怒、疑神疑鬼、高度兴奋、失眠等,严重的就是自杀倾向。上海曾经有一知识分子,因练气功到走火入魔,多次听到有声音对他说从楼上跳下去,后来跳了黄浦江,被人救上来。至于法轮功痴迷者自杀身亡的人数,根据报道也不计其数。   但这还是气功表现于外面的现象,基督徒看待气功有更深的角度。为什么气功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气功已经涉及到人的深层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界。人按照神的创造,是完整的具有灵、魂、体不同结构和功能的人,而且人是有着自由意志的人,人心灵的世界是独立的,如果自己不主动打开,外界不得进入。气功在练功过程中,是通过意念的高度集中、气息的调理,引导“气”在体内运行。首先是所谓“意守丹田”,再练到使这“气”从丹田开始“打通周天”,再到“内气外放”的境界。还有的气功教导练习者要“采天地日月之气”,要在有“气场”的地方练功。我曾看到对“著名”气功师严新的介绍,说到他为了找“气场”,常常喜欢在夜深人静,甚至在墓地练功。这一过程的危险在于,一个人完全地暴露在没有任何防卫的灵界中,因此,事实上,正如许多有经验的人所指出的那样,气功存在着交鬼、通灵的现象,这使得邪灵得以长趋直入。   这里让我举一例子来说明。我曾读到一位曾经练习气功,后来信了主的李前明弟兄的见证。他开始时为了强身治病在美国参加了一个气功班,进步很快,能够发功,开始时也感觉好些,但练习约一年以后,就出现了“走火入魔”的迹象,那个“气”要辖制他,常做恶梦,心思变得恶毒、暴躁,又身体被一种很强的欲望控制,生活腐化。后因人介绍信了主。他描述,在一次祷告求主破除他的气功时,“很清楚地感觉到胃的下端有一个‘东西’贴着皮肤里层蛇行似地往上拱,当它拱到胸口时,似乎从天上有一股很强的吸力,把它‘咻’地吸出去了。从感觉有东西在爬行开始,我就不自主地狂喊,不能停止。刚喘口气,接着第二个‘东西’从肝脏部位开始又往上钻,我继续喊叫,它又被天上来的吸力吸出去了,接着第三个从我腹中冲出去,第四个才从心脏处蠢蠢欲动,我就觉得有一股难以形容极腥臭的怪味要冲出来,我马上冲到厕所大吐特吐。这四样东西出去后,我四肢无力地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但是心灵却是空前地清明,有如一片平湖,没有一丝涟漪。我的气功被主耶稣破除了!那四个住在我身上的邪灵被赶走了!”经过这些事,李弟兄对气功的练习有这样的认识:“气功教导人借着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加上意念的放空,放松,什么都不想,只专注在找一股‘气’,练习到一个程度,人的脑波能够与灵界的波相感应时,那外界的灵就能进入人的身体。 我想,当初上帝造人时,一定在人与灵体之间设有禁制,灵体不可随便进入一个人;可是如果人自己打开那个禁制,那么邪灵就可以随时进出人的身体,就跟回他的家一样,那这人就惨了。在我练功的两年日子里,身体的病感觉好象是好了,后来才知道是一种假的医治。当我向神认自己的无知,认自己的罪之后,主耶稣竟奇妙地医治我。”   与气功相仿的,有些教导人静坐、冥想,以开发人的潜意识等主张的东西,也是危险的。现在在西方,结合了中国的气功、佛教一些教义、印度的瑜珈术、现代心理学,甚至基督教的一些用语混合而成的大杂烩,叫做“新纪元运动”(New Age),迎合了现代繁忙紧张的人们的要求,大受欢迎。这都是基督徒所要警惕和加以识别的。
基督徒能不能练气功?
2011-04-07

  问:我从读大学开始练气功,目的是想能强身健体,后来工作中因为压力大,身体也不见得好,就继续练气功。我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练气功的,法轮功的事情出来后,很多人远离了气功,当然气功的种类很多,由于练气功身体也好不了那里去,又加上其他原因,我也渐渐不练了。我在教会中,常常听到说基督徒不能练气功。具体的道理请你讲讲好吗?

                                            江苏 光华

  答:社会上的确有一段时间气功成为很热门的东西,似乎一度成了全民健身的一种体育项目,但随着法轮功事件,中国的“气功热”消退了许多。虽然法轮功已经成为邪教,但它们毕竟都是气功的形式,从现在的报章杂志所披露的情况可见,气功所导致的问题,不止是法轮功才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的如“中华益智功”、“香功”等等,都存在各种问题。很多人去练气功的确是为了锻炼身体,开始时可能是会有些让人感到一些好处,但是事实上并不长久,我们已经看到,如果一个人深度地练下去,气功就会显出许多神秘的地方,如所谓“开天目”(“第三只眼”),见到“功夫高的人”,听到声音,能对外发功,渐渐所练的“气”成为控制人的东西,使人不能摆脱。有的人还出现情绪上的变化,如情绪低落、暴躁、无故发怒、疑神疑鬼、高度兴奋、失眠等,严重的就是自杀倾向。上海曾经有一知识分子,因练气功到走火入魔,多次听到有声音对他说从楼上跳下去,后来跳了黄浦江,被人救上来。至于法轮功痴迷者自杀身亡的人数,根据报道也不计其数。

  但这还是气功表现于外面的现象,基督徒看待气功有更深的角度。为什么气功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气功已经涉及到人的深层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界。人按照神的创造,是完整的具有灵、魂、体不同结构和功能的人,而且人是有着自由意志的人,人心灵的世界是独立的,如果自己不主动打开,外界不得进入。气功在练功过程中,是通过意念的高度集中、气息的调理,引导“气”在体内运行。首先是所谓“意守丹田”,再练到使这“气”从丹田开始“打通周天”,再到“内气外放”的境界。还有的气功教导练习者要“采天地日月之气”,要在有“气场”的地方练功。我曾看到对“著名”气功师严新的介绍,说到他为了找“气场”,常常喜欢在夜深人静,甚至在墓地练功。这一过程的危险在于,一个人完全地暴露在没有任何防卫的灵界中,因此,事实上,正如许多有经验的人所指出的那样,气功存在着交鬼、通灵的现象,这使得邪灵得以长趋直入。

  这里让我举一例子来说明。我曾读到一位曾经练习气功,后来信了主的李前明弟兄的见证。他开始时为了强身治病在美国参加了一个气功班,进步很快,能够发功,开始时也感觉好些,但练习约一年以后,就出现了“走火入魔”的迹象,那个“气”要辖制他,常做恶梦,心思变得恶毒、暴躁,又身体被一种很强的欲望控制,生活腐化。后因人介绍信了主。他描述,在一次祷告求主破除他的气功时,“很清楚地感觉到胃的下端有一个‘东西’贴着皮肤里层蛇行似地往上拱,当它拱到胸口时,似乎从天上有一股很强的吸力,把它‘咻’地吸出去了。从感觉有东西在爬行开始,我就不自主地狂喊,不能停止。刚喘口气,接着第二个‘东西’从肝脏部位开始又往上钻,我继续喊叫,它又被天上来的吸力吸出去了,接着第三个从我腹中冲出去,第四个才从心脏处蠢蠢欲动,我就觉得有一股难以形容极腥臭的怪味要冲出来,我马上冲到厕所大吐特吐。这四样东西出去后,我四肢无力地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但是心灵却是空前地清明,有如一片平湖,没有一丝涟漪。我的气功被主耶稣破除了!那四个住在我身上的邪灵被赶走了!”经过这些事,李弟兄对气功的练习有这样的认识:“气功教导人借着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加上意念的放空,放松,什么都不想,只专注在找一股‘气’,练习到一个程度,人的脑波能够与灵界的波相感应时,那外界的灵就能进入人的身体。 我想,当初上帝造人时,一定在人与灵体之间设有禁制,灵体不可随便进入一个人;可是如果人自己打开那个禁制,那么邪灵就可以随时进出人的身体,就跟回他的家一样,那这人就惨了。在我练功的两年日子里,身体的病感觉好象是好了,后来才知道是一种假的医治。当我向神认自己的无知,认自己的罪之后,主耶稣竟奇妙地医治我。”

  与气功相仿的,有些教导人静坐、冥想,以开发人的潜意识等主张的东西,也是危险的。现在在西方,结合了中国的气功、佛教一些教义、印度的瑜珈术、现代心理学,甚至基督教的一些用语混合而成的大杂烩,叫做“新纪元运动”(New Age),迎合了现代繁忙紧张的人们的要求,大受欢迎。这都是基督徒所要警惕和加以识别的。

扫墓是否可以?
2011-03-24
  问:清明节快到了。社会上盛行扫墓风气,请问我们信主的人是否也可以扫墓?这样做是否讨神的喜悦?                           慕明   答:清明节正处于大地回春之机。人们在这时候去看望或修整已故亲友的坟墓。藉以怀念先人,城里的人则顺便郊游踏青。这一习俗是根据中国文化“慎终追远”的思想。这并无不好,但人们在扫墓中的祭祀、烧纸、叩拜等迷信的做法,是我们基督徒不可效仿的,也应避免参与这样的活动。   我们对已故亲友最好的怀念,是思想他们在世时留下的嘉言懿行,从而激励或提醒自己更好活着。我们可以在墓地(在家也可以)有一个追思礼拜,读些经文(如诗篇90篇,林前15章,启21-22章),再有唱诗祷告怀念亲人。有的习惯在坟墓上放些鲜花,这是可以的。民间迷信中认为坟地乃死人住地。因此,活人在一定的节令或死者忌日要给死人送吃送用,以免变成“孤魂野鬼”。但基督徒相信,坟墓不过为安葬死去信徒躯壳之地,灵魂已在天堂;活人不可能再送任何东西给死人,这是两者的区别。因此,基督徒最好应该有自己专门的墓区,有的教会已在办理这事,一些墓园甚至还设小教堂以招揽生意。
扫墓是否可以?
2011-03-24

  问:清明节快到了。社会上盛行扫墓风气,请问我们信主的人是否也可以扫墓?这样做是否讨神的喜悦? 

                         慕明

  答:清明节正处于大地回春之机。人们在这时候去看望或修整已故亲友的坟墓。藉以怀念先人,城里的人则顺便郊游踏青。这一习俗是根据中国文化“慎终追远”的思想。这并无不好,但人们在扫墓中的祭祀、烧纸、叩拜等迷信的做法,是我们基督徒不可效仿的,也应避免参与这样的活动。

  我们对已故亲友最好的怀念,是思想他们在世时留下的嘉言懿行,从而激励或提醒自己更好活着。我们可以在墓地(在家也可以)有一个追思礼拜,读些经文(如诗篇90篇,林前15章,启21-22章),再有唱诗祷告怀念亲人。有的习惯在坟墓上放些鲜花,这是可以的。民间迷信中认为坟地乃死人住地。因此,活人在一定的节令或死者忌日要给死人送吃送用,以免变成“孤魂野鬼”。但基督徒相信,坟墓不过为安葬死去信徒躯壳之地,灵魂已在天堂;活人不可能再送任何东西给死人,这是两者的区别。因此,基督徒最好应该有自己专门的墓区,有的教会已在办理这事,一些墓园甚至还设小教堂以招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