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两会 爱国爱教
红色大楼与红色故事在这里相融​——追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大楼里的激情岁月
2021-06-23 收藏 供稿: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 来源:《天风》
A+
A-

沿着上海市西藏南路漫行,你一定会在众多建筑物中看到一栋有着蓝色琉璃瓦、雕饰着中式古典图案、以板式西式建筑设计理念构成的红色大楼。它既不像周边的高楼大厦那么沉重,又不似保留着岁月遗留痕迹的建筑那么沧桑。它是海纳百川、融汇中西的海派文化缩影,岁月留给这栋大楼坚忍、刚毅的外在,也使人能够品味藏在其中的那一段段时光里的故事。

_20210526151040.jpg

尽管时代变迁,老上海人还是习惯称这座位于西藏南路123号的大楼为“八仙桥青年会”,这使它成为了已经不复存在的八仙桥商圈里的地标建筑。它在1931年建成之后,成为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下称青年会)开展服务的高地。青年会自1900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应时代之需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每每看着这栋红色的建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与这抹中国红息息相关的故事。它的前世今生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自新文化运动伊始,到新中国成立,在这片土地上救国爱国、自强奋进的人和事。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上海的建筑设计大多是仿照西方古典主义形式。在这期间,一批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学习了海外建筑理念后,陆续回到祖国,探究新的建筑风格。这群受到西方建筑学理念熏陶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贯中西的中国设计师中,有一部分人显然不满足于当时仿照西方的建筑形式,开始了探索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的尝试。此时,年仅二三十岁的建筑设计师范文照、李锦沛、赵深,年轻气盛、敢想敢为,以追求文化融合为目标,与青年会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多方资助下,八仙桥青年会大楼于1929年10月动工,1931年建成,成为当时远东最大、最漂亮的青年会会所。它有着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结合了中国传统纹饰的装饰艺术。这栋建筑物的内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走近大楼,可以看到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的蓝色的琉璃瓦、精致的飞檐斗拱、温婉的红色砖墙。步入二楼,能看到仿佛教堂花窗般的大窗,红色立柱和顶上的藻井纹饰又毋庸置疑地强调着其中式建筑的属性,“信、望、爱”的气息回荡在大楼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天然具有爱国救国的属性,青年会大楼又地处法租界,日军暂时不敢侵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这栋大楼就承担了更多爱国救济的功能,很多进步青年、爱国人士活跃于这栋大楼里。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军进攻上海,青年会设学生救济会救济学生,组织救护队到战区抢救伤员。1935年“一二·九”运动,上海青年会人士联名发表《上海各届基督徒对时局宣言》,响应学生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青年会成立由127人组成的“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战时服务团”。八一三全面抗战后,青年会组织青年到战地、医院服务。这些与抗日相关的服务,无不体现出青年会在这一时期的担当与爱国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在“孤岛”时期,在青年会大楼里,留沪的爱国进步人士吴耀宗、胡愈之、王任叔等发起“星二聚餐会”,在八仙桥青年会餐厅举办,郑振铎、许广平、梅益、顾执中、王纪华、赵朴初、陈鹤琴等都曾参加,他们都是当时上海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工商、金融和宗教界的知名人士。名义上是聚餐,实际是传递进步思想的座谈会和讲座,汇报各方面抗日活动情况。传递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声音的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写下《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都曾来到星二聚餐会进行演讲。星二聚餐会成为了以抗日活动为中心的统一战线组织,开展了众多宣传、募款、捐物等活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也是胡愈之在聚餐会上介绍并建议翻译出版后,改名为《西行漫记》以避人耳目。《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书籍报刊的出版也得到了星二聚餐会的捐款资助。上海青年会大楼无处不闪亮着新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这栋大楼还留下了代表进步文化的、不可磨灭的痕迹。在大楼落成后不久,1934年6月30日,青年会在楼里组织了一次联合演出——由田汉编剧、蒲风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独幕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全剧描写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码头工人发现卸运的日本木箱里装着炸弹,便群情激奋,不帮敌人搬运炸弹,奋起抗日,把日本军火投江的斗争。至今传唱全国的《码头工人歌》《打砖歌》《打桩歌》和《苦力歌》(后改为《前进歌》)、《卖报歌》等都来自这部歌剧。该剧在青年会连演3场,每当《前进歌》唱响,全场观众起立,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场内荡漾着革命的气息。

1936年10月8日,第二届全国木刻活动展在青年会大楼九楼举行,这是一群进步青年在青年会的组织下,创作的以反映社会生活为题材、表达向往祖国强盛的作品。热爱木刻、关心青年的鲁迅先生抱病前来参观。只一会儿,便有一群木刻爱好者跟在鲁迅先生身后。鲁迅先生累了,将头上的帽子脱了下来,说:“我们歇一会儿。”于是,曹白、林夫、陈烟桥等几个青年,就围着鲁迅先生坐了下来。前来参观木刻展览的沙飞用相机拍下了鲁迅先生和青年们的合影。没承想,这成为鲁迅先生在世最后的照片。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离世。而鲁迅先生鼓励青年会追求光明的历史,永远留了下来。

1949年上海刚刚解放,6月5日这天下午2点,在青年会酒店大厦,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上海解放后第一次文化界座谈会。到会的有科学、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各界代表162人。夏衍致开会辞,介绍陈毅市长等人。会上,陈毅市长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很多人在听完这个报告后成了“陈毅迷”,这场座谈会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才结束。大家纷纷说,愿意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之下,群策群力,为建设新上海和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而共同努力。这是美好的见证,是永不磨灭的爱国主义印记。

此外,还有更多具有倡导意义的组织在这栋大楼里宣告成立,一些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活动也曾在此开展:

1934年4月1日10点,在八仙桥青年会大礼堂召开上海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成立大会,政府及各界代表千余人出席。

1936年10月,以抗日救国为目标、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上海洋行华员联谊会在八仙桥青年会礼堂召开成立大会,到会600余人。

1946年3月8日,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1946年3月6日晚,来自社会各界42个妇女团体的数百名代表,在八仙桥青年会举行联席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上海妇女联谊会,组织妇女投入各项爱国民主活动。

1946年9月,后来担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荣誉委员、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的蔡龙云在八仙桥青年会与美国重量级黑人拳手鲁塞尔打擂并获得胜利,为中国武术带来极大的自信。

1948年5月,秋瑾之女王灿芝在八仙桥青年会雪赓堂,举办“秋瑾烈士革命遗迹展览会”。

1949年6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新华书店在八仙桥青年会二楼雪赓堂举办的“解放区出版书报阅览室”开始向读者开放。第一天,从早到晚挤满了人,以青年学生和青年职工居多,开始三天即有3300余人参观……

  

如今,这栋红色大楼仍然矗立在西藏南路一隅,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依然本着“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宗旨,为这座城市提供充满爱心的服务,也向有情怀和雄心的青年人敞开胸怀,更在国际舞台上担当说好中国故事的角色。

建党百年,红色大楼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开展革命建设的历程同频共振,也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岁月。相信这些传达着爱国之心的红色故事,也会在不同的岁月里,继续伴随着这栋九十岁的红色大楼讲述下去。


参考文献:

1. 罗冠宗:《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片段》,载《上海的宗教》,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6年11月。

2. 《中国色彩的西洋现代建筑:八仙桥青年会大楼》,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http://www.shtong.gov.cn/dfz_web/DFZ/Info?idnode=81784&tableName=userobject1a&id=108995。

3. 沈轶伦:《青年会:见证历史前进的方向》,上海党史,

http://www.ccphistory.org.cn/node2/shds/n218/u1ai3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