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两会 爱国爱教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的基督教教堂竭尽所能支援抗战,协助收容难民、救治伤兵,并在宣传爱国思想、支援前线物资、救济妇女儿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神爱世人”的基督精神。
2025-09-02
爱国爱教是中国基督教的光荣传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基督教团体组织与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进行抨击,对包括信徒在内的民众进行抗日宣传,并积极募集资金、药品,做了大量社会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基督之爱。
2025-09-0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基督徒与全国人民一道,怀着拳拳爱国之心,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现选取一些抗战时期中国基督徒就基督徒是否要参加抗战、以什么方式参加抗战进行的神学思考,以展现中国基督徒在国家危难之际对信仰与现实的思考和行动。
2025-09-01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枪声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自此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这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基督徒和教会坚定地秉持爱国信念,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本文以江苏地区为核心,系统梳理基督徒与教会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历史贡献,力求还原这段壮烈的历史篇章。
2025-08-30
在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基督徒和教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河南基督教会与信徒的表现也十分突出。河南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河南教会和信徒凭借爱国之心和信仰的力量,在医疗救助、难民收容、教育宣传及武装抵抗等方面全力支持抗战,彰显了坚定的爱国精神与人道主义情怀。笔者通过梳理河南教会及信徒的抗战行动,展现其将宗教信仰与爱国情怀融合的精神,回顾中华民族抗战史中的这段历史,及其对当代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2025-08-29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的爱国基督徒不顾生命安危,走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线,其中以“沈阳九君子”刘仲明、张查理、毕天民、李宝实、于光元、张韵泠、巩天民、邵信普、刘仲宜为代表。他们是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爱国小组成员,是基督徒医学家、银行家、教育家。他们以“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甘愿舍己牺牲,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28
蔡复初,又名蔡奠基,生于1902年,四川省南江县人,是中华圣公会东川教区的杰出牧师,亦是一位以极大爱国情怀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在民族危难之际,他以坚定的信仰与行动,将宗教工作与民族大义紧密结合,为抗日救亡运动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他的事迹不仅展现出爱国宗教界人士的家国情怀,更彰显了中华儿女在危难时刻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伟大民族精神。
2025-08-27
邓裕志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50年7月,她积极协助吴耀宗等起草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三自宣言》,号召中国基督徒同全国人民一起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使中国基督教成为中国基督徒自己办的事业。
2021-08-04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下称“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下称“女青年会”)在中国社会变迁、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被大家传扬的爱国爱教、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代表人物。
2021-07-28
上海市中心北京西路成都路口华盛大厦的原址(原爱文义路351号),有一所基督教圣公会的教堂——圣彼得堂。它在我国近代史及上海教会史中,有值得纪念的意义。
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