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学者、同工同道:
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65周年之际,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杰出领袖、深受全国信徒爱戴的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并举行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特别有意义。
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各有关方面人士约200人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座谈会由全国政协杜青林副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亲自参加。
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宗教局、基督教全国两会、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和负责人进行了发言,回顾了丁主教的光辉一生,从不同的侧面追思了丁主教的生平事迹,缅怀了丁主教的爱国情怀,肯定了丁主教的历史贡献,学习了丁主教的崇高精神和风范,表达了对丁主教的深切怀念之情。
国家宗教局王作安局长在发言中高度赞扬丁主教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是中国基督徒爱国爱教的典范。王局长说,丁主教是继吴耀宗先生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一面旗帜,他始终高举三自爱国旗帜,引领中国基督教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神学观点,探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社会制度相协调、与中国所处的时代相适应的途径,逐步推进基督教处境化,为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讲话中指出,丁主教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我们要学习丁主教心系国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学习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挚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要学习丁主教始终致力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坚定信念,把推动基督教融入中国社会为己任;要学习丁主教关爱社会、热爱和平的崇高品格。
各位,丁主教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遗产。为了认真梳理、深入挖掘丁主教深邃广博的神学思想,基督教全国两会选编了丁主教的生平影集,出版了《丁光训主教论基督教中国化》一书。接下来的研讨会,我们还将请丁主教生前的友人、同工、学生来一同缅怀、开展研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纪念丁主教诞辰100周年,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爱教情怀;学习他胸怀坦荡、清正廉洁的道德感召力;学习他为人谦卑、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学习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缅怀丁主教的佳美脚踪,继承丁主教的神学思想,发扬丁主教的博爱精神,不断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按三自原则建设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中国教会,以此作为对丁主教最好的纪念。
各位,基督教中国化的理念和内涵有它的历史传承,它既是中国基督教的老命题,又是在当今社会中的新担当。这一年来,基督教全国两会一直在继续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各地基督教两会和教会都纷纷行动起来,举办会议论坛、组织讲座学习、研讨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对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年,籍着纪念丁主教诞辰100周年之际,基督教全国两会再次举办基督教中国化的研讨会,通过研讨来厘清基督教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交流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解与实践。
各位,中国教会是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我们认为,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中国教会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的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教会应当高举圣经权威,持守信经所表达的基本信仰,借鉴普世教会的信仰实践、灵性经验和神学遗产,吸收中国文化养分,以中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表达信仰,建构中国基督教神学。
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教会应当坚持三自爱国原则,深化神学思想建设,巩固联合礼拜成果,坚持教会合一方向,建设一个合一的、既有地方特点,又具有普世性的中国教会。
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教会应当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自觉融入社会,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各位, 基督教中国化关系到中国教会如何理解和建立“自我”,如同丁主教所指出的,教会要帮助信徒“更理解和确信自己的基本信仰,使教外朋友也更愿意聆听教会有以告人的福音”,建立一个既属于基督又属于中国的教会。这样的教会一定高举圣经权威,重视圣经诠释,借鉴和吸收2000年来普世教会不同传统的灵性和神学资源,发展自身特点,从而更加丰富普世基督教的内涵,为普世教会做出中国基督教独特的贡献。同时,基督教中国化关系到中国教会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脉络中,以怎样的身份及怎样的方式参与我国当下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努力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各位,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是中国教会的自觉意识和努力,也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工程。它一如既往地需要党政宗教事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理解,需要加强与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需要增进与普世教会的代祷与分享。这次研讨会,我们诚邀宗教工作干部、学术界专家学者、港澳台与海外嘉宾与我们共同探讨,就是希望能听取党政宗教部门的指导意见,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交流神学工作者的处境化思考和教牧同工的牧会经验。正是你们各方支持和参与,才可能使我们的这次研讨丰富多彩而又足有成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