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仰教义 新教经典
一个中国基督徒的上帝观(上)

(一九九三年十月于马尼拉在菲律宾协和神学院的演讲)

2025-07-20 作者:丁光训 来源:《丁光训文集》
A+
A-

首先,我要感谢菲律宾协和神学院院长给予中国教会和我个人的荣誉。从今天起,我成为菲律宾协和神学院的一分子了,这使我十分欣喜。我相信,你们今天在这里所做的必将加深我们两国人民之间和两国教会之间的关系。菲律宾基督徒为耶稣基督作见证,让人们认识世人作为上帝的儿女的价值,并且肯定民主按上帝旨意为现阶段历史的命题,对此,我们在中国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教会有很多该向菲律宾同工同道学习的。感谢你们邀请我向在座的教会领袖、教授和同学演讲。这给我机会转达中国信徒对你们的亲切问候。我也要感谢院长先生刚才所讲的关于我个人的友好的但大大夸大的介绍词。

我愿意谈谈,中国相当一部分基督徒,包括我在内,如何认为上帝是爱,并且认为只能这样来认识上帝,才能获得一个理智上诚实,灵性上成熟,道德上有要求的灵命。

让我先从自己谈起。我生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外祖父是一位圣公会牧师。我在中国接受我大部分的正式教育,在美国接受一部分神学教育。我在教会的侍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基督教学生运动方面,先在中国国内,后来在加拿大,然后在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二阶段我从事神学教育和宗教研究,中心在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和南京大学。对我自己的神学造就来说,这两个阶段都很重要。

让我立即告诉你们在神学思想的地图上我站在哪里。“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制造了极大混乱,十年之久我同国外的一切联系都被割断。当再次恢复联系的时候,我发现,海外的神学气候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海外有三个神学学派同中国基督教知识分子的寻求和摸索最为合拍;一是解放神学,二是受到过程哲学影响的神学著作,三是德日进的思想。对此,我想你们会感到容易理解,这不但是由于中国古典哲学所传下来的变迁的思想,而且也是由于中国近几十年经历了解放和革新的曲折过程。

我的早年训练使我想象一位全能、有无比巨大力量和威严、自足、自在、不变的上帝。是的,那时也承认一位爱的上帝,但是爱不是上帝的最高属性,他的爱每每被他的公义、严厉、怒气、审判和任意性所掩蔽。

这些年来的奔波导致我走向另一种灵性追求:把四福音所显示的基督那样的爱看为上帝的本质属性。在上帝的整个创造过程的背后是他的爱。今天,当我说耶稣基督启示了上帝的时候,我主要指的是他启示了上帝的爱。过去我曾热衷于肯定耶稣的神的性格,现在我感到更重要的是肯定上帝像基督那样的爱的性格。对我来说,爱是上帝的第一属性。上帝是爱。

A.N.怀特海在他所著《过程与现实》一书结尾所说的一段话令我神往,那儿他讲到“加利利的远象”,认为上帝充满着爱心,他不断创造、救赎、教育、劝导,同时期待人们的反应。他说:“在西方世界接受基督教的同时,凯撒胜利了,”“那时以来,那简单的谦卑的加利利人的形象始终仅仅偶然有所出现……而保存下来的是按照埃及、波斯、罗马统治者的形象所制作的上帝。教会把属于凯撒的东西作为上帝的属性归给了上帝。”怀特海指出,大量的基督徒都把上帝看为“统治一切的凯撒,或是严峻冷酷的道德家,或是自己不为任何事物所动的推动者”。当然,要在中国找到作为专制统规有一者的上帝形象并不难,但是基督所启示的是处在整个现实中心地位的爱,这个爱分享被造世界的快乐,分担被造世界的忧戚,把世界推向和谐和相爱。

让我也向你们介绍我在社会政治地图上所处的地位。我对上帝是爱的信念和中国应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是统一的,是两者互相加强的。社会主义就是把爱为广大人民组织起来。苏联和东欧国家体系的崩溃对我的思想有影响,但我仍然坚信,封建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对中国来说都不能代替我们所称作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在四十年中改善了十二亿人民的生活。我相信,我们的生活在本世纪末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如果用较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我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人们走过的一段弯路,一个现在可以擦掉的偶然现象。社会主义的历史还相当短它没有一张蓝图或可资抄袭的样板。在社会主义名义下所进行的不少事情我未必欣赏,但是我仍然认为,用“社会主义”四个字来概括旨在避免封建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中国社会是极为确当的。这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自尊心的道路。

我们对社会主义寄予希望,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详细蓝图,而是因为一切其他选择都不足令我们神往。其他一切选择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保护生产资料的大规模私人所有制和财富的不公道分配,以广大人民的受苦作为代价。在那样的社会里,受苦的人们难以理解上帝是爱。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就是一个认为极坏的人以极坏的动机会给广大人民带来福利的社会制度。对这样的社会制度我们无法拥护。那无限制地追求私周有一的制度必须有个刹车的机制。苏联不过是计划社会的一项试验国,它的失败决不会增加我们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好感。无法想象,中国将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转到老路上去。我相信,随着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会具有更多的社会主义民主。

有人主张无神论,这是否影响我对社会主义的支持?并不。我把无神论者和我们自己都看为上帝创造工程里的半成品,我们都在变化过程中。我认识不少无神论者,他们正在真诚努力建造一个更合乎人道的社会。他们对上帝的否定实在是对人群的肯定,他们的无神论是对宗教界人士所渲染的错误的上帝观的批评,这一批评每每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他们否认其存在的上帝是怎样一位上帝呢?这个上帝是专制的宙斯,他因为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得火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而用锁链把他锁在山上。这个上帝是专制的阎王,他派遣差役把人间犯了错误的人投入地狱永火作为惩罚。讲人道主义的无神论是人们寻求人生高超意义的一个方式。为了发展高超的信仰,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同盟者。我们大可和多种人道主义者联合,来反对一切降低人的尊严和阻止人的解放的种种偶像崇拜。我有时讲一些欣赏某些无神论者和共产党员的话,对此我有些海外朋友感到惊奇。是的,作为基督徒,我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主张要说“阿门”,使我不愿意谴责他们;对反对他们,我提不起热情;我情愿和他们合作,去反对我们双方都要反对的势力,尽管我同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信念来源。

《新约》是我们认识耶稣基督的来源,通过耶稣基督我们得以认识上帝。关于耶稣的记载有两点是很明显的:

(1)耶稣深爱世人。他告诉我们父亲等待浪子回家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有一百只羊的牧羊人找寻其中一只亡羊的故事。耶稣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他没有将那犯了诚命的妇人定罪,反而保护她。他爱他的朋友们,爱他们到底,他对他们说,“你们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约14:1)。耶稣带来了新的准则,他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我们在《新约》中所看到的耶稣他为人所弃,却忘我地向世人倾注他的爱和怜悯。他受尽苦痛,被钉上十字架,仍然言语温柔。他最终战胜了黑暗的权势。所有这些都在《新约》读者的人性深处激发起至善,他的生活和他的牺牲都显示出他对世人真挚的爱。

(2)耶稣是宇宙的基督。很多基督徒认为耶稣只是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位耶稣,其实这不完全对。他是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的那一位,他是在整个创造中居首位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是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并不是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万物后停下来把控制权交给背叛的撒旦,然后进人世界拯救出一部分人,而让余剩的人承受永远的诅咒。上帝的创造力是永不衰竭的,创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督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创造工作中与上帝同工。基督施行救赎,也进行创造。救赎是持续的创造工作的一部分。《新约》并没有说上帝只是创造者而不是救赎者,也没有说基督只是救赎者而不是创造者。

上帝通过基督启示他的属性,这是基督教的本质内容。认识到了耶稣的大爱和他是宇宙的基督,我们就得以认识基督所启示的上帝是宇宙中的爱者,是满有慈爱的创造主。


(本文转载自《丁光训文集》1998年9月第1版,106~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