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APP下载
微信

收藏
2014年3月19、20日,基督教全国两会在上海举办第三期“基督教写作培训班”,我与全国各省、市基督教两会推荐的天风网站通讯员,和近些年为《天风》投稿及部分特约撰稿人,近百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学习得享丰盛的供应、收获颇丰:
一、丰盛的供应
第一天清晨的灵修,由厦门基督教两会总干事蒿志强牧师带领,他以约翰福音4:23-24节,从“心灵”和“诚实”两个方面分享到“写作是一种敬拜”,他特别提及基督教文学的积极影响力,让每一位学员认识到基督教写作承载的使命,最后用引经上的话(赛59:21)鼓励学员,让主的话“不离你的口,不离你的手”。.
其后,《天风》主编单渭祥牧师主持开班典礼,傅先伟长老莅临并讲话,他特别对写作班学员寄予厚望,“建设一个和谐健康的教会,有你们的责任,靠你们写,你们宣传”,他也提出现今存在的不足:我们正面宣传、积极引导不够;基督教写作人才缺少,各地教牧同工力量不足,时间不足,年轻不能安静下来写作,各地教会、省市基督教两会对文字工作重视不够……同时他也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文字队伍发出我们正面的声音、扩大影响力,“用我们的笔抒写中国教会的新篇章”。

其后两天的讲座分别由由台湾蒲公英基金会董事长魏悌香讲座“文字侍奉的异象”,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吴献章博士讲座“拿起你的笔”。
魏牧师引经文提多书1:3节,提出传扬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本身就是媒体,可以影响周围的人,最终把人带到神面前。作文字的器皿,成为圣洁的器皿、合乎主用的器皿,特别对写作者的人品提出要求,“生命对了,侍奉就对了”,鼓励学员在异象中服侍,“有异象不老,有使命不累”。
吴博士由引用路加福音1:1-4节,讲到路加的笔比口有更深远的影响力,“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有影响力”,提及笔耕者的牧区是全世界,他讲到传道人应有两个角色,讲完道、写下来。吴博士也从出2:11-3:6分享神对摩西的使用,分享“永恒的托付——生命的下半场”,讲到摩西的人生,更是神儿女的一生乃为承担一个永恒的托付而预备,让我们每个人都要寻找到神给我们服侍的定位和侍奉的舞台,他也深刻地提到从事文字事工的孤单和寂寞,基督教的文字工作者不看重今天的掌声。
最后一堂讲座由解放日报知名记者俞陶然讲座 “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与线索挖掘”,他从一名写作者专业的角度讲到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讲到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会议报道,课程也结合他本人获奖作品与当时代获得好评的优秀报道进行具体范例的讲解。
期间单渭祥牧师讲到《天风》办刊的历史和现今刊物的不同栏目,并对2013年度天风网站优秀通讯员进行颁奖,为新通讯员颁发受聘证书,《天风》杂志与网站也共同制定相关“通讯员管理办法”,对每一位通讯员提出要求,制定相关考核标准。
二、丰富的领受
作为《天风》网站新聘通讯员,短暂的培训,让我深感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装备学习的机会而已,更是一份重任在肩。每一时代上帝都拣选、兴起人作他的出口,如旧约的先知、文士,都曾安慰劝勉鼓励在黑暗时期孤单、无助、忧伤的百姓,也训诲、责备人的罪恶,借着先知之口,将真理、正道传讲在那个时代中;同样,上帝也在不同的时期使用他的出口,将当时代所释放的信息,记录下来,圣经正是在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中,上帝借着四十多位出口,记录下来的文字。神使用这些文字,借着圣灵在今天仍向世人宣讲上主救恩之道,神在今天、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仍继续他的工作。
我自己所处身的西北边疆教会,有神在那片地土上的大作为、有每一间教会的特色、有许多主仆为主道的摆上与献身,这不都是我们要诉说的恩典,挖掘的通讯报道的新闻线索吗?作为一名基层教会的传道人,拥有管理教会、牧养信徒的第一手资料,回顾自己的侍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用在预备讲章、查经、讲道,以及信徒探访和教会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中,真正安静下来,聆听主言、倾听时代的声音,梳理思想、整理文思的时间并不多,透过此次写作培训,让我的心学习沉淀下来。只有保持一颗与主常常亲近的心,一颗为神子民泣血,为时代而流泪的心,他的笔才能触及到人的内心世界与心灵的真实需求;也只有勤于笔耕的牧者,他的心才会更加体贴神的心意,把握时代的脉搏,他的文思才会更加敏捷,在主话语的传讲中更加严谨、有力。
此次培训提升了自己对教会文字事工的认识,激发了自己对教会文字侍奉的热爱与委身,深感教会的侍奉不仅要埋头苦干,还需要放眼去看:看神在这个时代中给我们的召命,看神在教会事工中给我们服侍的定位,拓宽眼界、开阔心胸;更需要放声去讲,用心去写,透过《天风》杂志、中国基督教网站,将各地教会的声音传扬出去,让我们的口为上帝而发声、让我们的笔为上帝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