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教会活动
金陵协和神学院图书馆举办第七期博雅读书会
2013-09-26 收藏 供稿:金陵协和神学院 摄影:李捷奋
A+
A-

  在新学期的铃声敲响之际,金陵协和神学院图书馆博雅斋在2013年9月17日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期(总第七期)读书会,精致的博雅斋济济一堂。

  此次读书会由本院客座教授、挪威信义宗神学院(Norwegian Lutheran School of Theology, Oslo)副院长及新约教授桑迪斯教授(Rev. Prof. Karl Olav Sandnes)主讲,本院王嘉玮老师担任主持并翻译。

  读书会的主题是“殉道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由桑迪斯教授着重推介阅读Justin Martyr, The apologies of Justin Martyr. To which is appended The epistle to Diognetus。桑迪斯教授从介绍查斯丁的三部护教著作《第一护教辞》、《第二护教辞》和《与犹太人推芬的对话》引入话题,然后着重阐释《第一护教辞》并围绕其来讲述查斯丁的重要生平和主要观点。《第一护教辞》约成书于公元160年,共68章。查斯丁(约100-165)是深受柏拉图思想影响的哲学家,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尼阿波利斯。“海边与老者的对话”是他皈依基督教的标志性事件。他认为基督教信仰是可以实践在理性当中的,并宣称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后因异教哲学家的指控,被宣判杀头,“殉道者查斯丁”的称呼由此而来。

  查斯丁的《第一护教辞》在教会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它写于早期基督徒遭到不公平对待和屈枉指控的背景之下。根据其开篇,它似乎是写给皇帝及其儿子等人的。但桑迪斯教授认为,它更是写给基督徒,以鼓励装备基督徒去面对将来的迫害。文中提及早期基督徒所面临的三种指控,即基督教在政治方面是颠覆性的力量,基督徒有不道德的生活和基督徒是不学无术之人。随后,桑迪斯教授精炼地阐释《第一护教辞》的要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查斯丁如何从哲学、旧约、新约和现实的角度一一击破各种指控。其中,查斯丁“道种”的观念让大家印象深刻,他认为“道”存在于任何一种文化中,但只有在基督里才有最完美的文化。查斯丁以“道种”的观念,巧妙地缓和了信仰与文化的冲突问题。

  “殉道者查斯丁”的故事和观点启发了大家的思考,桑迪斯教授严谨而耐心地予以解答。对于如何看待信仰和文化之关系的问题,查斯丁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这对于我们身处中国文化中的基督徒特别是神学生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