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仰教义 讲章精选
【荣神益人】像天父慈悲一样
2023-11-15 作者:李亮光 来源:《教会灯台 荣神益人》
A+
A-

经文:路6:27-38

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这是“平原宝训”中一段有关“爱与慈悲”的教导,是耶稣在“四福”和“四祸”(路6:20-26)的教导上,进一步提出基督徒信仰方面的挑战:“四爱”!基督徒要做到爱仇敌,这是现世人生中的一种颠覆性的属灵实践,而这种爱来源于天父那里。基督徒秉承耶稣的教导,要慈悲像天父慈悲一样。用上帝之爱(即天父的慈悲)攻克自身人性之恶和打破信与不信的界限,在人群中积极实践这种爱,达到荣神益人的效果。也用上帝之爱实践基督信仰的社会责任,使基督的教会能走进社会,成为一盏灯台。


一、上帝之爱使教会成为灯台,光照社会

27至30节提到八种情况,前四件指向现世相处之道,后四件指向末世福祸之事。看似都是极具挑战人性血气的事,却是翻转更新生命的属灵操练。在中国文化有关“君子复仇”的观念影响下,加上人性的血气,人与人之间基本上行不出这种以“爱和慈悲”待人的方式。耶稣却教导我们要爱仇敌,其出发点在于“上帝就是爱”(约壹4:8),所以要我们慈悲像天父慈悲一样!这种爱首先体现在耶稣以自己被钉之爱建立的教会中,就是被他呼召出来的这群“听道的人”的团契。教会要实践上帝之爱,是要使教会自身成为灯台,用上帝之爱无私地光照这个社会,使社会充满这种爱的内容!

耶稣的教导要表达两个信仰原则:实行以爱为本的相处之道;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求回报的行善。以此达到制止以恶报恶的人性之恶和上帝之爱在社会层面的普惠。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希罗世界的社会文化十分看重“回报”的观念,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也不过是一种互惠的交易。耶稣正是要挑战这种社会风气,教会群体首先要践行以爱为本的相处之道。其次,以爱为本的关系不以回报为目的,向没有能力回报(穷人)或不会回报的人(仇敌)行善(32-36节),上帝会亲自回报(赏赐)这样的人(37-38节)。这样去践行上帝之爱的教会如同灯台一样,会使这个社会充满上帝之爱。近年来,从汶川地震(捐款一亿一千九百多万元)开始,到今年的新冠疫情(基督徒参与到抗疫一线),这当中都让人看到中国教会在实践上帝之爱和关爱社会灾情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其中重要的不是捐款的数字增长,而是中国基督徒遵行基督教导关爱社会的信仰态度。让上帝之爱走出教会,才能使教会成为灯台,积极光照社会。这态度体现了近年来神学思想建设的成果,使教会更加关心和融入中国社会。如地震、饥荒、瘟疫等释经不再单纯地被视为上帝的惩罚,而是努力在这些已经发生的不幸事件中行出上帝之爱。


二、上帝之爱使人能化解仇恨,行出美善

31节通常被称为人与人相处的金律,但不是耶稣的语录,是当时社会众所周知并奉行的名言。这句金律体现的并不是绝对的爱的原则,而是具有目的性,你对别人的好是以别人对你的好为目的。耶稣强调的上帝之爱是绝对性,是终末福祸在现世处境的伦理应用,极具挑战性和颠覆性。32-34节根据金律原则提出三种情况的对比,指出这些跟罪人所做的是一样的。35-36节正是耶稣对这句金律的一个挑战,让听道的人明白只有以上帝的爱为出发点,在现世才能做到“爱仇敌、善待他人、借给人不指望偿还”这些超越人性血气和社会规则的信仰实践。所以实践上帝之爱的人是能化解人心仇恨,行出美善来的,这样社会自然也就多一份爱的见证和行善的力量。

耶稣教导的爱的行为,突破了人的情感所为,更不以某些利益为驱动,而是看作参与上帝施恩的作为。如28节提到的“祝福”和“祷告”,其实表达的是上帝的爱与慈悲,这也是基督徒要慈悲的原因所在。而29节提到的“打脸”和“夺衣”,在犹太传统中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侮辱和暴力行为,正是说明上帝之爱的绝对性:上帝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另外,30节——凡求你的,就给他,说的也不是道德绑架的施舍问题,而是强调要有怜悯的心。夺你的东西去也不用再要回来,这指向终末结局,最有可能指旧约“禧年”的来临。如果基督徒能做到耶稣所教导的,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美善,因为上帝的爱在哪里流动,那里就有上帝施恩的作为。基督徒是世上的光和盐(太5:13-14),要兴起发光,要做彼此和睦的盐(可9:50)。如中国社会“邻里文化”的建设,既是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实践“爱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参路10:27)的经训。“六尺巷”的典故耳熟能详,让他三尺又何妨?彼此相让三尺,个人得到的实际上是六尺;彼此不让,个人得到的是无路可走。这典故展现的美善之事,上帝何尝不微笑呢!


三、上帝之爱是饶恕人的力量,成就大爱

37-38节的原则,就是你如何待人,天父也必如何待你,提到三种情况:论断人、定人的罪、不饶恕人。这两节也是建立在36节的原则上,只是耶稣把这些律法的应用扩宽了范畴,由邻舍或本国的子民,应用到所有上帝的子民身上,由爱邻舍扩展到爱仇敌这样的信仰应用,以此成全旧约律法。37节所提到的情况,重点在于要按公义审判,而真正的公义自然在上帝那里。同样不要定人的罪,只有上帝才有审判和定罪的权柄;不要论断和不要定罪背后的推动力,就是要饶恕人,在《路加福音》中“饶恕”是耶稣的使命和福音的中心。《路加》记载的“主祷文”也特别突出这个主题(赦免);耶稣在被钉十字架时,仍主动饶恕迫害他的人。(路23:34)“爱仇敌”正是在这种饶恕中才能行出来!

“论断”、“定罪”、“饶恕”都是终末审判的用语,耶稣的教导是为了避免将来我们被上帝审判和定罪;同样要饶恕人,将来上帝也必饶恕我们。38节,耶稣用“升斗”和“量器”再次强调要饶恕人,因为上帝会给我们更大的赏赐。饶恕不仅是放下心中的仇恨怨气,更是在上帝的爱里先饶恕(37节:释放)自己,饶恕人的人是做至高者的儿子。(35节)这样,饶恕便是一种具有救赎含义的行动。圣经这里的“饶恕”(forgiveness)含义要丰富于中国传统的“宽恕”思想。其中“恕”是可以与forgiveness所表达的西方文化含义相比较的概念,但在儒家文化的阐释中还是赋予了一种互惠原则,缺少forgiveness概念中不求回报、放弃对对方的怨恨和复仇行为等内涵。基督徒要把饶恕人的原则放在上帝之爱上,这样成就的是一种“大爱”(agape),带来彼此饶恕的救赎力量。彼此饶恕,是可以避免很多社会问题和家庭悲剧的发生,如最近的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杭州杀妻案。这些事件的因素当然很复杂,但相信最初多一份饶恕,或许就不至于如此悲剧。在“基督教中国化”的时代命题下,圣经的饶恕原则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是一种积极深刻的伦理力量,会成为中国教会独特的伦理资源。


结论

今日教会群体也是当时这些“听道之人”,理当秉承耶稣有关“爱仇敌”的教导,活出上帝之爱。因着我们做“至高者的儿子”(35节),教会就能成为荣神益人的灯台,将上帝之爱带来的恩惠、美善和饶恕,惠及他人。



(作者现工作于重庆市基督教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