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仰教义 讲章精选
洪水灾难后的危机干预
2021-07-26 作者:冯淑仙
A+
A-

2021年7月16日以来,河南出现强降雨,截至25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144.7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3人、失踪5人。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86.19万人。

郑州的张牧师打电话给我说:“老师,我要找你治疗,这次洪水围困郑州,我们在家附近帮助救灾,分发食物和水,还要去安慰一个失去亲人的会友。有失去财产的,有汽车仍泡在水中的弟兄打电话找我祈祷,教堂里不少地方要清理泥浆,太多要处理的事情,都是紧迫的任务,我快倒下了!”

我一边听,一边因她的行为感动道:“张牧师,我很佩服你的勇敢行为,你是受灾区的一线救灾志愿者,既要冲到上线去救灾,又要在后方发物资,回头还要照顾教堂里的一切所需,难怪你透支了。”

她略有紧张又有条理地叙述着:“我家阳台对面就是隧道口,在大水涌入路上时,我看到车辆沉没在大水中,车内还有人出不来。看得我心都要碎了,赶忙和丈夫拿了两根竹竿,一起冲下楼去,希望能救些人。当时不知道害怕,趟进急湍的流水中,才发觉太危险了,自己连脚根都站不稳,眼睁睁看着一辆辆车淹没下去。救援人员还未赶到,我们在两边捞人,救上岸的人都在大哭,我发现自己也是眼泪和雨水混着流。这几天我都无法合眼,情景不断重现在脑海中,我是否也病了。我记得您在授课时,曾描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我好像都有,老师,请您告诉我该怎么治疗。”

我安慰她说:“在灾难危机中,当创伤性事件超出了我们常规的应对能力,无法在心理上承受或处理时,就会转化为症状性行为,你可以告诉我,这两天产生的有关症状吗?”

经过细心聆听张牧师的诉说,我确诊她是因目睹创伤事件而引发恐慌,导致失眠和轻度的惊恐症状,包括有心悸、呼吸急促,头痛、轻微出汗等。在两次的电话辅导中,我让她安心叙述着目睹灾难时发生的情境,接纳自己已经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实,并指导她每晚睡觉前进行15分钟的呼吸放松。若半夜醒来睡不着,便起床到安静地方去祷告,与主耶稣交心对话,放下重压交给厚爱众人的主,然后放心地去睡觉。昨天她高兴地告诉我,自己已经好了,症状全消失了。

96dda.jpg

一些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心理危机反应,灾难包括自然天灾:地震、风灾,火灾、洪水,泥石流,海啸等。人为灾难包括:身体伤害、虐待、强奸、车祸、战争、恐怖袭击和社会暴乱等。经历这样的事件,通常会引发一种精神疾病,称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其特点是强烈的恐惧、无助和惊恐状态,伴随着情感麻木、缺乏情绪反应、分离感、对周围环境的觉察能力减低、非真实感或健忘。情绪反应是感到焦虑、易激动、烦躁、痛苦、绝望、易激惹或灰心丧志。

并有以下的思维、行为反应:

 • 可能在反复出现的梦境、闪回或创伤的持续侵入性记忆中再体验该事件;

 • 可能会回避容易唤起创伤事件记忆的人、地点和事物;

 • 可能会在家庭和工作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和正常工作;

 • 可能存在幸存者内疚,即为没有给别人提供足够的帮助而感到内疚,或对自己在危机情况下所做的事情引起大量的自我批评;

 • 可能会孤立自己,或者会变得有攻击性,自我摧残,忽视自我照顾,变得困惑或行为怪异。

若能发现和及时干预,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通常会在30天内减少或消失。若症状加强或影响生活规律,便需要寻找专业治疗。

但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便称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会持续多年,对患者生活会有严重影响,表现行为如:易激惹、好斗、无端的恐惧、噩梦,惊醒,对其家庭成员是严峻挑战。在洪水和地震中,人们常常失去宝贵的财产、房屋和亲人,在遭受重大损失时,通常会情绪失控如:抑郁、悲伤、焦虑、混乱、现实感丧失、失眠、进食困难,烦躁、尖叫、痛哭、自伤、闹事等。

教牧同工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给急性或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当下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是叙述疗法。这一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参考《心理医生笔记》,这本书是我在汶川、玉树地震后进行创伤干预后所写的个案和评析。

同工们可能首先要协助患者处理当前急需的各种现实问题,如住房安置、饮食配备、保暖衣服床被等。然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让患者放心来谈论灾难情境、现在尚存的身心症状、心中仍然困扰的事情。他们也许在开始时,谈论创伤会很痛苦,但当他们能放心讲述曾经发生的创伤后,往往症状能得到减轻和缓解。

希望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同工们帮助患者修复创伤,将其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去理解它,使其更易于识别,释放那些凝固在创伤造成的症状中的情感。

提醒同工们在参与救灾时,也要照顾好自己,因为受灾地区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危机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在这项助人的工作中情绪低落和不知所措是常见的,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饮食和休息,免得精力耗竭。所以同工们需要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建立团队一起合作,展现基督徒的品质、贡献社会的正能量、成为多人的祝福。

 (作者系金陵协和神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