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教会 教堂风采
江西渝水堂
2017-12-08
A+
A-

渝水堂是新余市区唯一的基督教堂。1985年登记设立,1992年渝水区政府发证,1995年省民宗局发给“寺观教堂证”。现有登记在册信徒3313人,传道员73人,教师2人,牧师2人。


渝水堂全景_副本.jpg


1922年基督教传入新余,解放时有信徒148人。1950年教堂关闭,停止宗教活动。“文革”后的80年代初,基督教开始有活动。1986年落实了宗教房屋政策,政府补给14万余元。1997年购买了破产的新余市食品厂厂房作教堂,2004年新建。现有三栋房屋:教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培训楼1785平方米,宿舍楼324平方米。总共占地面积3465平方米。

在新余市市委、市政府、渝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和各级人大、政协的关怀指导下,信教群众的共同努力,渝水堂的管理有序,机制有效,建设规范,团结和谐,信徒素质高,教堂凝聚力强,树立了典范。

一、管理有序。在渝水堂堂委会的集体领导下,设有教务组、财务组、总务组、宣道组、探访组、售书组、接待组、环卫组等19个职能班组,分工合作,共同担负教堂的事工。有全职的教牧人员7人,专职的售书人员和电工4人,门卫3人,其他都是义工。建立了财务、教务、总务、卫生、安全、消防、会议等15项规章制度。

二、机制有效。渝水堂把提高信徒的素质摆在首位,爱国爱教是总目标,一切的工作都围绕服务于这个中心。第一,重视讲台工作。教务组是由在讲台侍奉的讲道员、主礼人、教唱者和司琴等人组成。教务组经常在一起学习,商讨如何把神学思想研讨的成果转化好,不断提高讲台供应的吸引力。第二,多层次、多方式的进行培训。要提高信徒的素质,先要提高传道员的素质。按年龄、专业、文化、时间分类培训。有每周一天的读书会,有几个月的圣乐、会计、电脑等专业培训。为培训基层教会的传道员,自2008年成立了一年制脱产的培训班,至今已结业了近300名,成为基层教会的骨干。培训教材正规,教学认真,坚持考试考核,安排好生活。通过培训,提高了教会素质,端正了信仰,抵制了异端,维护了“三自”成果,引导教会与社会相适应。渝水区(含基层点)有传道员576人(已发证),占全省传道员(已发证)的四分之一。

三、建设规范。教堂是购买破产的工厂,2004年拆旧房建新堂,新堂能容纳三千多人聚会。新堂既有宗教特色又有现代风格,低碳建设,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注重绿化美化环境,注重卫生整洁。每周两次打扫卫生,有200多义工参与。在制度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作风建设,忠信诚实,谦虚谨慎,节约勤俭。

四、团结和谐。教堂团结首先是班子团结,思想一致,行动一致,一心一意,办好教会,不谋私利,不争名利,不计报酬。为了促进会众和谐,按社区组织了学习关怀小组,让信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为了帮助基层堂点,每周派四个组(每组8人)去乡镇中薄弱的堂点讲道;每月派教牧人员去乡镇中心堂点开会、辅导。教堂与两会的关系融洽,渝水区两会的工作人员与渝水堂的工作人员是一套班子成员,渝水堂是全区堂点的根据地,从组织结构上保证了全区193个堂点和谐。

渝水堂获得新余市宗教事务局的“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称号,2009年江西省基督教两会“和谐教堂”,获得国家宗教事务局首届和第二届的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先进个人。